搜索

京城佳业业绩 “滑坡”:溢利预减 3 成,股权激励遇挫?

日新网
2025-03-05 09:29

无论是发力高校后勤服务,还是拓展增值服务等新业务,都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何时才能收获成果?

财报季的钟声已然敲响,港股物业管理企业却显得格外静谧,仿佛都在争分夺秒地对自身财务状况进行梳理与完善。2 28 日,国资物业管理企业京城佳业(02210.HK)率先打破沉默,发布了 2024 年度盈利预警,其业绩表现不尽人意,预计溢利同比最多减少 30%

这份预警公告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迅速在资本市场激起涟漪。公告发布后,京城佳业股价连续两日下跌,跌幅分别为 2.13% 3.00%。截至 3 4 日收盘,其股价报收于 3.56 港元 / 股,市盈率(TTM)约为 4.72 倍,总市值约 5.22 亿港元。

根据 2024 年度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的初步评估及现有资料,京城佳业预计 2024 年度录得溢利在 8100 万元至 8680 万元之间,相较于 2023 年同期的 1.16 亿元,减少幅度达 25% 30%。这一业绩下滑引发了投资者的热议,有投资者尖锐地评论道:这股权激励是不打算要了吗?

01 深陷应收款泥潭

对于预计溢利的下滑,京城佳业给出了两点原因。其一,为了拓展市场份额,集团在物业管理项目的前期投入以及品质维护方面加大了资金力度;其二,依据《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以及集团自身的会计政策,对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

早在去年中期业绩报告中,京城佳业的业绩隐患就已初现端倪。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约 8.90 亿元,同比仅微增约 0.17%;而期内溢利却同比减少了 23.7%,降至 0.47 亿元。当时,公司解释主要原因是应收账款回款未达预期,导致预期信用损失增加。

2024 年上半年,京城佳业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的预期信贷亏损约为 3454.9 万元,与 2023 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69.77%。每一笔难以收回的烂账,都如同沉重的负担,不断挤压着京城佳业的利润空间。

截至 2024 6 30 日,京城佳业应收款总额约为 9.28 亿元,较 2023 年末增长约 8.47%;当期拨备约 1.71 亿元,较 2023 年末增长 25.28%其中,来自关联方的应收账款约为 2.81 亿元,较 2023 年末增长了约 7%,占京城佳业同期营收规模的 31.6%

值得关注的是,京城佳业还面临着关联方以资抵债的情况。去年 9 25 日,北京城承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京城佳业全资子公司)与北京新城金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抵销协议。根据协议,新城金郡将向城承物业转让 38 个目标车位使用权,用以抵销部分未偿应收款项,总计 758.10 万元。新城金郡是一家合资公司,穿透股权后,新城控股集团间接持股 51%,而京城佳业的控股股东之一城建发展(600266.SH)直接持有余下 49% 的股权。

公告显示,截至 2023 12 31 日,新城金郡尚有 1.09 亿元物业服务费用未向城承物业支付。在车位抵销部分结算后,仍余下 336.3 万元将以现金支付。这 38 个目标车位总建筑面积 1591.51 平方米,位于北京顺义国誉府项目,该项目由城建发展与新城金郡开发,城承物业负责提供物业管理服务。

从账面数据来看,2024 7 31 日,这些目标车位的账面值约 809.35 万元,京城佳业在这笔交易中看似略有盈利,赚了近 60 万元。然而,与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相比,物企接收不动产项目来抵销应收款,可能会带来诸多后续问题。例如,这些车位后续如何变现,最终能变现多少,都是未知数。而且,这 38 个目标车位过往从未产生过租金收入。

02 股权激励的不确定性

早在 2023 7 26 日,京城佳业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股权激励计划,建议采纳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及相关授予方案。该激励计划的对象涵盖公司执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管理和技术骨干员工,共计 33 人,涉及 422 万股的股票增值权,对应的 H 股股票数量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 2.88%。按照当时的股价计算,这 422 万股的市值约为 1198.48 万元。

北京国资委及京城佳业股东大会迅速批准了这份方案。2023 12 19 日,公司实施首次授予股票增值权,董事会向 27 名激励对象授予了总数为 342 万股的股票增值权。其中,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杨军拟获授的股票增值权份额最大,为 20 万份;两位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罗周、姚昕拟获授的份额分别为 17 万份;其他 7 名高级管理人员、17 名核心骨干分别获授 98 万份、190 万份。

首次授予后,股权激励计划方案中还有 80 万股增值权作为预留授予尚未授予。2024 12 16 日,京城佳业董事会向 4 名核心骨干授予了 40 万股股票增值权。若授予名单无重叠,目前京城佳业已向 31 名高管及核心骨干授予了 382 万股股票增值权。

然而,这份股权激励计划的考核要求极为严格。 2024 - 2026 年期间,激励对象需要确保归母扣非后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 15%16%17%;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均不低于 25%;归母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均不低于 26%,并且这三项指标均不能低于对标企业的 75 分位。此外,2024 - 2026 年公司物业增值服务收入分别要达到不低于 7 亿元、8.5 亿元、10.2 亿元,综合收缴率分别不低于 93%94%94%

激励对象前一年度绩效考核分值若为 80 分及以上,行权比例为 100%;分值在 70 分至 79 分之间,行权比例为 80%;分值更低的话,当期行权额度将被取消,增值权由公司注销。

为了激励管理层和骨干努力提升业绩,京城佳业设定了如此严苛的行权条件。事实上,公司也在积极探寻新的业绩增长点。去年 6 月,大股东北京城建集团新成立北京高校后勤服务有限公司,接收多家目标高校后勤公司的部分股权,并委托京城佳业进行管理。当时,涉及 13 家高校、共 14 家目标公司的各 75% 股权已明确纳入无偿划转范围,且后续可能还有其他目标公司的股权也将被纳入。

除了进军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去年 12 16 日,京城佳业还宣布更改募资用途,削减 4778 万并购资金,转而向发展增值服务、数智升级以及营运资金分别投入 2276 万港元、985 万港元和 1517 万港元。在重新分配资金的过程中,京城佳业透露了一个重要业务布局:工地餐饮。

但是,无论是发力高校后勤服务,还是拓展增值服务等新业务,都面临着一个关键问题:何时才能收获成果?京城佳业管理层和骨干们在 2025 年和 2026 年的股权激励,究竟能否顺利实现,仍然充满不确定性

日新网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文中提及相关企业
查看更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