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北京五环外车位费1320元/月,薅刚需羊毛?

车马不太远
2022-01-21 18:05

即使想薅“刚需”羊毛,也该循序渐进,可持续地薅,不要一次性薅光。

这两天微博有个热门话题:北京五环外1320元一个月停车位。

话题里这个比六环少一环的五环外,位于亦庄,楼盘具体地址是北京市大兴科创十一街与经海九路交汇处西南角,离亦庄线次渠南地铁站大约200米的距离。

话题的焦点围绕在价格上面,有2个要素:五环外快到六环的位置,人防地库。

这样的位置,这样的车位,1320一个月?

微信图片_20220121180753.jpg

有人总结了附近小区的停车费,稍微贵点的,400~500/月的标准,便宜的一个月也就100左右。

这么一对比,1320确实让人看不懂。

01位置和人群

 

在地图上标记下这个位置:

微信图片_20220121180823.jpg

周围都是科技公司,连马路的名字都用“科创”命名,科创七街、科创十一街。

这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后场村之外另一个程序员聚集地。按照2019年的官方数据,这里常住外来人口13.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75%。

外来人口占了近八成,大约也只有在北京的开发区能达到这样的比例了。

如果细看,这小区距离京东仅有1.5公里的路程,周围除了科技公司就是制药公司。

大约居住社区的邻居们,程序员占了一大半。

 

在北京打拼的年轻人们,有很大比例拿不到这里的户口以及置业入场券。在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最终的流向可能是周围城市。

考虑到下一代以及自己养老,天津、秦皇岛、青岛、大连……都是好地方。

但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下一个选择是一回事,当下的日常出行又是另一回事。

而且这里是五环外,没有那么严格的线形政策,没有本地牌照也可以开车上下班。

因此,对于这十几万的常住外来人口来说,除了自己的住所,还得给车找个位置。

显然买的是少数,租一个车位顺理成章成了刚需。

也就是说,这1320,运营的就是这些刚需。

02哪家物业在管?

在小区墙上贴着办理租赁手续的通知,用章是“禧瑞嘉苑物业服务中心”,全篇看下来,没有物业的具体名称。

 

微信图片_20220121180908.jpg

于是在房产门户网站找到这个楼盘的信息,物业公司是北京首万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微信图片_20220121180940.jpg

根据企查查,北京首万物业的法定代表人为邹明,他同时还关联了多个城市的万科物业。

而北京首万物业的股权穿透图谱,其控股母公司由首创置业和万物业共同持股。首创持股51%,万物业持股49%。

也就是说,这家物业公司是首创和万物业的合作产物,公司高管均来自首创和万物云

 

微信图片_20220121181010.jpg

但从发布通知的物业管家信息来看,头像是睿管家的标识,企业标识显示的是“万科物业”。基本上可以确定,管理禧瑞嘉苑的物业正是万科物业。

微信图片_20220121181043.jpg

03车位怎么定价?

不管有多刚需,也改变不了这小区位于亦庄新城通州区,距离南五环超过6公里,距南六环4公里这样的事实。

今年五月份交房,按照公开资料,小区车位配比高达1.2。在这个小区里,车位应该不是那么稀缺的资源。

很多人把车位跟房子放在一起对比,认为车位在未来也会成为房子那样的不动产。

影响不动产的因素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刚需」这俩字,可以说是万金油,什么时候分析房价都能用上。

车位如果也是不动产,这个计算逻辑就相似了。

是不是刚需?

是不是稀缺?

有些时候,这俩条件足以左右价格。

比如北京三环内上海中环内的车位,50万以上稀松平常,150万以上也有。

因此,在这个时候,车位的价格还受房子价格的影响。房子价格越贵,车位价格越高。

这是区域普遍价格,总体走势和房价持平。

但在某些区域内,也有远超本区域价格的车位。这时候,就是刚需和稀缺度的影响力更大。类似的情况还有学区房,与是否豪宅基本上无关联,老破小能卖天价。

位于经开区的禧瑞嘉苑,是一片普通住宅,主打小户型和紧凑型四居,性价比是关键词,2018年开始预售,今年五月刚交房。

对比周边的社区的车位费和车位配比:

微信图片_20220121181116.jpg

 

配比仅有0.2的次渠锦园,车位费反而最便宜,低至130每月。

禧瑞嘉苑的公开资料显示车位配比1.2,是周边社区的普遍标准,没有更高也不在下线。

这就有点令人头秃,不是因为稀缺,住宅位置和价格,也是寻常。

难道一个“刚需”,能支撑得起这个价格?

04 1:1配比,为什么还不够?

这个五环外的社区,不是首万物业第一次因为停车问题失控。

几个月前首万物业管理的天津某社区,也曾上演过类似的剧情,还上了天津本地头条。

那一次是因为物业整顿社区停车,禁止没有固定车位的业主进入,造成了主干道严重拥堵。

整顿的起因,来自于物业和业主因为停车问题长期以来的矛盾。有业主称,早在2019年,社区里曾出现过一夜之间30多辆汽车车胎被扎的事件,以及车身被喷漆、恶意刮花。

这些车辆都有明显的占道停放问题,但业主给出理由,社区里车位不够用,没有地方停车。

据房屋开发资料,该社区有底下车位和地上车位,地下车位的配比是1:1,与这次北京禧瑞天著一样,车位应该是很充足。

但根据区政府给出的资料,实际小区的车位一共有1259个,其中地上车位626个,地下车位633个。

且地下车位只卖不租,地上免费停车。也就造成了,小区里本来就不太够用的车位,更不够用。

大家不愿意花费8万多去买车位,只想免费停车。

而物业当然背负着卖车位的指标。

东风和西风的博弈,最终搞成了对立。

其实归根结底,物业公司不管怎么改名字,都离不开最初的“管理”这两个字。看起来是在管房子管空间管物品,实际上最本质上就是在管理人。

跟基层管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基层管理不需要考虑赚钱的问题,物业管理却还要有盈利的追求。

屁股朝向并不完全一致。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说难,物业的基层管理人员可能更难。

当然直接一刀切或者走向对抗,这些事儿最终也能不了了之。

就像天津这个楼盘,最终由区政府给出了解决办法:增加周边停车位数量。

区政府留言板上的回复是:由政府出资对鑫汇菜市场汀上店西侧市政预留地块进行改造,施划停车位70个。同时协调公安交管部门,在道路两旁,增划临时免费停车位。

这件事解决了。

但微利而持久,才是大局。

即使想薅“刚需”羊毛,也该循序渐进,可持续地薅,不要一次性薅光。

 

 

注:本文来自 车马不太远   ,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日新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如文章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敬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
  • #房产后市场
车马不太远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文中提及相关企业
查看更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