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用保险跨界改造电梯维保,e电梯如何让电梯维修变成简单的小事儿?

日新网pro
2018-11-15 17:08

给电梯生命全周期上保险,是否能解决电梯维修的一些痛点?

电梯从诞生起,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由于一些缘故,很多物企在接手社区时,缺少大件维修基金,再加上时间这把杀猪刀的影响力,出厂时的好状态在日复一日的设备老化中一去不复返,维修和养护的频率增加,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电梯维修是一个随机事件,也就是说,它可能一直不会出问题,也可能一个月坏好几次。按照人们的计划消费习惯,这种莫名其妙出现在“购物清单”上的消费,很大概率引起反感,再加上“公共区域物品不是我家的”心理,维修费用收取困难。

日新网最近接触到的“e电梯”就想要从电梯维修的这个刚需+痛点入手,借助保险“用定时定量预防不定期事件”的特性,将“电梯维修”也改造成可以预知的行为,像人们缴纳医疗保险那样,给电梯生命周期中的问题上保险。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电梯保有量达到554万台,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电梯拥有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如果按照国内电梯每年维修保养费用为6000元/台保守估算,截止2017年底,我国电梯维保行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332.4亿元。整个电梯后市场规模宏大。

但是,这个保守估计似乎只存在于“理想层面”,据中国质量报披露,在8月份曾有两则这样的中标信息:

1、中国政府采购网的公告,说的是河南某电梯有限公司以一年13.92万元的价格,中标河南大学58台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项目;

2、某地招投标公示平台公示的一份电梯招投标中标合同,说的是某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以每年每台98元的价格,中标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69台电梯的半包日常维护保养项目,并附有10年内不涨价的承诺函。

一年一台98块钱,大约也就相当于一顿火锅的价格,却是让电梯在煮沸的麻辣锅底里来了个水深火热,食用之人只能尝到“五味杂陈”。

维保服务不规范、流程不透明、事故解决机制不完善,导致电梯“以修代养”的现象普遍存在,给乘梯人员带来了很大安全隐患。

于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地,出现一些承保电梯的第三者责任险,做事后补偿。但众所周知,电梯事故很多都是要命的大事故,补偿得了金钱,又有谁能补偿得了那个失去了亲人的家庭?

e电梯是由彩生活平台孵化,最初是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科技手段,将电梯联网,在平台上监测电梯日常运作及维保工作,并组织更为专业的维保公司参与服务。用平台手段,服务透明地解决原本“不透明、不规范”的多种问题。从2015年项目上线到现在,3年的时间,e电梯合作的物业有4000多家,维保公司2000多家,平台上管理的电梯有15万台。

这个数字,大约是从一开始就背靠彩生活这株大树的优势效应。

但是,如何将电梯维修费用从“不定时炸弹”改造成消费习惯,依然是一个折磨人的问题。

e电梯近日推出“智慧电梯安全保障险”,用“保险+运营+服务”的探索,将电梯的维保运营和保险结合在一起。这次产品设计,由深圳市中安信保险经纪有限公司作为专业顾问,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中国人寿财产保险、太平财产保险、阳光财产保险、永诚财产保险、恒邦财产保险等8家保险公司独家合作。

WechatIMG626.jpeg

日新网认为,e电梯平台有电梯管理服务的能力,能够通过数据分析,为保险公司提供电梯的相关数据,从而产生一个合适合理的保险价格。而同样的,电梯后市场潜力巨大,保险公司需要开发这个市场。那么,从电梯风险预警环节做起,让保险融入电梯全生命管理周期的每一个环节,将电梯维保改造成事前预防的一件事,或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注:本文转载自日新网pro,作者:黄玫莹。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医疗
  • #广告
  • #医疗
  • #广告
  • #医疗
日新网pro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