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市物企变身“放贷人”

物股通
2024-12-27 14:22

经济转型阵痛期,手握充沛现金流的上市物企,以供应链金融的角色帮助上下游企业渡过难关,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得兼顾业主方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感受。

岁末年初,上市物企陆续在跟大股东或者关联房企签订关联交易协议。在重签或新签中,有不少上市物企借机拓展业务范围,这其中不乏互联网的尽头业务——放贷

 

01#

中骏商管与关联地产重续9亿贷款协议

 

11月19日,中骏商管发布公告,宣布与借款人上海中骏置业有限公司签署补充协议,延长一项不超过9亿元的贷款的到期日至2026年12月31日。

 

该贷款最初的年利率为7%,但根据补充协议,自2025年1月1日起,年利率将调整为5.5%。截至2024年10月31日,借款人尚未偿还的本金约为8.72亿元。

 

过往,上市物业给关联地产输送资金,一般是通过大股东或者第三方绕道,像中骏商管这么明目张胆,直接借给关联地产的操作少见。

 

当然,中骏商管虽不是专业的放贷机构,但程序也尽量往正规方向靠。

 

公告指出,贷款提供了抵押品,包括中骏集团在中国的四项商业物业,总建筑面积约为32万m²,以及各抵押附属公司的100%股权。这些抵押资产在2024年9月30日的评估市值约为20亿元,抵押资产的调整价值约为18亿元,足以覆盖贷款本金。

 

半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骏商管实现营业总收入6.23亿元,同比增长0.36%;归母净利润8043.2万元,同比减少41.63%。

 

早前的2023年11月6日,中骏商管曾发布公告,中骏商管拟收购中骏集团(01966.HK)旗下北京门头沟奥莱购物商场综合体,代价为10.9亿元。

 

显然,多次动作背后均能看出,只要关联方不脱困,中骏商管便会一直被当成“现金奶牛”为其输血。

 

而这对二级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来说,不是一种好的投资体验。

 

02#

星盛商业,开展小额贷款新业务

 

12月13日,星盛商业宣布,为善用集团稳健的现金状况并丰富其收入来源,星盛商业现正发掘深圳以外城市开展其自身小额贷款业务的机会。

 

为此,公司拟将对原有不竞争契据进行修订,以适应公司在深圳市以外城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的新业务计划。

 

公告显示,星盛商业控股股东黄楚龙,在2014年成立了深圳银顺通,其自成立日起一直于深圳进行针对个人的线下小额贷款业务。

 

2021年1月12日,为了给星盛商业IPO扫清障碍,黄楚龙就上市与公司订立不竞争契据。由于深圳银顺通将持续于深圳进行小额贷款业务,如公司开展新业务,控股股东现有业务将属“受限制业务”定义的范畴内,故楚龙和公司在2024年12月13日订立经修订契据以修订原有不竞争契据,以便深圳银顺通继续经营控股股东现有业务。

 

星盛商业表示,尽管新业务看似与控股股东现有业务存在潜在竞争,但潜在竞争属微不足道,因为新业务可与控股股东现有业务清楚划分,详情如下:

 

 

虽然通过展业区域、产品和目标客户及管理团队进行了区隔,解决了同业竞争的问题,但这也突显出星盛商业为了寻找业务增量,想尽了办法,最后瞄准了购物中心、商业物业客户需要商业贷款(过桥)的市场。

 

而更早之前在小贷领域试水不成功的卓越商企服务,或许会成为星盛商业的前车之鉴。

 

03#

贷款利率持续走低,利润空间变小

 

根据2024年12月20日公布的最新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1年期LPR为3.1%;5年期以上LPR为3.6%。

此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未来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可能会伴随着适时的降准降息措施,以支持经济增长和融资需求。

 

与此同时央行也表示,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随着贷款利率的持续走低,上市物企做放贷生意的利差也要随行就市的缩小,中骏商管续贷后年利率从7%下降到5.5%就是很好的佐证。

 

结  语

 

经济转型阵痛期,手握充沛现金流的上市物企,以供应链金融的角色帮助上下游企业渡过难关,应该说是一个不错的尝试,但得兼顾业主方和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感受。

 

即“有这么多余钱,为什么不提升一下园区服务品质/为什么不拿来提升股东回报?”

 

注:本文来源于物股通。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日新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如文章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敬请联系本站(微信rixins888)进行删除。
物股通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文中提及相关企业
查看更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