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变阵,永升服务的调整见效
真正的增长,藏在对结构的调优、对组织的笃信、对现金流的敬畏、对效率的精耕之中。
2024年,对于中国物业行业来说,是一场更深层的“持久战”。去杠杆、去依赖、去泡沫之后,真正能穿越周期的,不靠风口,而是靠结构。母公司的支撑逐渐减弱,增长的惯性日渐消散,消费环境变化带来的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追求……
所有企业都在寻求一个新的平衡:从资源灌注转向经营自洽,从流量驱动转向组织韧性。
从永升服务(01995.HK)交出的2024年业绩看,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在这份成绩单背后,物股通看到了一家物业公司对“独立性”、“组织战斗力”、“治理效能”与“现金流纪律”的深度求索。
收缩周期中的结构逆袭
如果说2023年永升服务渡过周期性困难,那么2024年,它已踏上“反攻曲线”:全年实现营收68.4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额增长7.6%至13.5亿元;两项指标均创下历史性新高,而归母净利润4.8亿元,同比增长10%,则显示出扎实稳健的运营能力。
更关键的是,基础物业收入占比升至74.4%,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提升至34.7%,周期性非业主业务毛利额占比则主动压缩至2.9%。
在一个将“面积增长”视作公司成长的行业里,永升服务通过调整业务结构,保证了高质量的增长。
这轮务实的结构调整,不是简单的迁移,而是一次清晰的经营取舍——舍弃波动性,回归可控性;舍弃幻觉中的“增收”,聚焦真实的“利润”。
物股通认为在寒冬周期中,永升服务以稳定主业托底、以可控增值加杠,构建出了能持续盈利的经营模型。
外拓突围,百城深耕的密度战术
作为最早一批开展独立市拓的物业公司,2024年永升服务在独立市场拓展上的表现可以用“勇猛”来形容。
全年新增外拓项目超400个,旗下十个区域外拓合同额均过亿;签约面积增长13.8%至3.5亿m²,在管面积增长13.2%至2.5亿m²,核心一二线城市布局占比接近九成;更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饱和合同收入增长36.2%,突破15.8亿元,这一数据也创下永升服务历史新高。
来源:永升服务2024年度业绩推介材料)
这是一次有策略的“城市深耕”:
在上海、苏州、无锡、杭州、武汉等城市形成集中化运营;
聚焦“100城战略”,退出低效项目,提升单城运营密度;
第三方项目在签约面积中的权重持续上升,独立市场化发展步伐坚实。
如果说传统物业规模战是“面积驱动型”,那么永升服务的转向则是“密度驱动型”:同一城市,更多项目;同一区域,更强协同。
这不仅是数字增长,更是品牌粘性的强化,是“运营能力+组织能力”导向驱动的结果,也是未来可持续增长的底层逻辑。
再造组织,人才是利润的起点
业绩要上升,组织必须向下扎根。
2024年,永升以一种近乎“铁血温情”的方式,把组织力变成了真实的战斗力:9290名员工获得收入增长,超1000人成为“增收万元户”,最高个人增收达9.1万元;更多校招子弟兵在公司内部成长为中流砥柱。
(来源:永升服务2024年度业绩推介材料)
一个组织的气质,从来不是写在文化手册里,而是印在决策的细节中。当市场向下,永升服务没有选择“裁员+压缩”的传统操作,而是反向进行稳团队、强组织、激前线。
在行业流动性收紧、人心浮动的当下,这种“内部温度”,是一种稀缺的战略资产,这背后是一种鲜明的价值观——人不是成本,是利润的起点。
科技为骨,效率即胜负手
“成本红利”早已见顶,2024年的物业管理,拼的是每一条人效指标。永升服务在科技赋能上展现出高度的“实用主义”:
业务数据自动输出率93%;
项目晨会管理、合同审核等AI调用累计超75万次;
管理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7.6%,人均产出稳中有升。
这些不是浮在PPT里的“数字化概念”,而是实打实“每人每步”的效率兑现。科技不是噱头,是降本增效的日常能力,是利润率背后的操盘武器。
在服务业中,科技并非用来取代人,而是为了重新分配“人的时间”和“组织的注意力”。这一点上,永升服务率先垂范。
分红+回购,现金流的“长期主义”
对投资者来说,持续稳定的“分红”回报才是企业真实经营能力的体现。
2024年,永升服务实现经营性现金流6.8亿元,覆盖归母净利润的1.4倍,期末账上现金达26.2亿元,同比增长11.8%。
(来源:永升服务2024年度业绩推介材料)
在此基础上,公司派息率达到61%,每股派息同比增长35.1%,加上回购注销,以现价计算,年度回报达到了10%。
这种现金流纪律,可以说是永升服务穿越周期的底气,也是资本市场认同的核心。公司选择以一种“经营自洽”的方式持续输出现金流,这本身就是一个长期主义者的胜利。
结 语
2024年,是中国物业行业“重估价值、重建秩序”的一年。而永升服务,用一份不依赖投机、没有泡沫、扎实推进的成绩单告诉市场:
真正的增长,藏在对结构的调优、对组织的笃信、对现金流的敬畏、对效率的精耕之中。
稳,是最大的进攻。增长,是最大的反击。
长期主义从不喧哗,它只是用一次次审慎的决策,把确定性写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