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134亿,恒大物业的最新进展来了
拿到法院偿还134亿判决,但回款仍存重大不确定性。
掣肘恒大物业发展的134亿非法占款案,进入到第三个年头,终于有新进展了。
01 拿到法院偿还134亿判决,但回款仍存重大不确定性
2025年1月10日,恒大物业发布公告,收到在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的多项诉讼的判决结果。
涉及的诉讼金额包括约134亿元的存款质押被银行强制执行,判决要求相关责任方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还款项及利息。
具体来看,金碧物业(恒大物业开展业务的主体)要求深圳启航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恒大集团等相关责任方偿还19.96亿元及利息损失。
此外,附属公司恒大恒康、金碧恒盈等也提出了多项诉讼,涉及的金额总共约为114亿元,相关责任方同样需在判决生效后10日内偿还本金及利息。
虽然判决已作出,但公告中指出,追回款项的金额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董事会预计这些诉讼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02 耗时漫长3年,对经营造成影响
2022年3月,恒大物业发布公告称,发现公司有约134亿元存款(为第三方提供的质押保证金)已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
134亿存款“不翼而飞”消息曝出后,恒大物业瞬间引起市场一片哗然,有不少人士认为该134亿元是被中国恒大挪走了,后者将这笔资金用于偿债。
与此同时,恒大物业股票停牌。
2023年2月,恒大物业披露约134亿元的存款质押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一事的独立调查结果。参与此次质押相关安排的中国恒大时任执行董事夏海钧、潘大荣以及恒大物业时任执行总裁柯鹏,被董事会决议要求辞职。
2023年11月28日,恒大物业公告称,收到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接受立案的通知。要求相关责任方偿还款项约19.96亿元及暂计利息约1.5亿元。
该起诉讼,产生高达约6180万元的诉讼费用。不仅如此,漫长的拖而未决,导致恒大物业面临较大的债务压力。
核数师在2024年半年报中表示,恒大物业在上半年录得净流动负债净值约14.77亿元,可能对公司继续持续经营的能力构成重大疑虑。
03 存在易主可能性,给市场带来想象
1月10日,恒大物业股价沉寂多日后迎来大涨,盘中一度涨超40%。但午后股价震荡下跌,最终收涨5.97%。
消息面上,中国恒大清盘案又有新进展。香港司法机构网站1月10日显示,香港高等法院聆案官林泽铭将于2025年1月10日下午2时30分就有关无力偿还的杂项申请进行内庭聆讯。
在去年9月,中国恒大发布公告,公司(根据清盘人指示行事)向香港法院提呈针对公司的直接全资附属公司CEG Holdings的清盘呈请。
恒大物业2024年上半年业绩报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CEG Holdings持有恒大物业49.79%股权,为后者控股股东。而CEG Holdings的最终控制人是许家印,许家印合计持有恒大物业51.71%的股权。
CEG Holdings作为恒大物业的实控人,若遭法院清盘,意味着CEG Holdings将退出恒大物业实控人的位置,进而清盘人将接手。换言之,恒大物业或彻底摆脱中国恒大的控制,与中国恒大分道扬镳,经营层面实现独立自主。
不过,恒大物业1月10日的股价巨幅震荡后持续收窄的表现。说明市场对清盘案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个中也潜藏着风险。
就连恒大物业也在2024年半年报中坦率的表示道:“受控股股东清盘及其资产处置进度的影响,本集团可能面临部分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终止,可能无法及时有效转化已签约面积,关联方延期交付亦可能影响本集团收缴费率的提升,部分与关联方相关的业务盈利模式发生变更可能导致相关业务的利润水平下滑。”
04 结语
恒大物业在2024年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控股股东清盘的不确定性、134亿元存款的坏账损失、高额的行政开支以及沉重的债务压力。
尽管如此,市场对其未来仍抱有一定期待,特别是在CEG Holdings可能清盘的背景下,恒大物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如果能够成功引入“白武士”并完成债务重组,恒大物业有望摆脱中国恒大的阴影,实现独立发展。然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清盘案的最终结果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