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治理的社区经济系统平台如何搭建
基于社区治理如何搭建社区经济系统平台
这几天走访了一些做社区服务技术平台的企业,给我的感触还是挺深的。
大家都知道做社区经济运营是核心,但是如果没有技术平台做支撑,那么这件事情很难做起来,也谈不上精细化运营和服务。
我经常讲社区经济是个领域,涵盖的行业非常的多,所以技术平台也是非常多的,有家政行业的,美居行业的,到服务行业的,社区电商,还有消费积分构建一刻钟生活圈的,等等很多,但是这些都偏垂直行业,同时商业化比较强。
那么基于社区治理如何搭建社区经济系统平台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延申。
一、平台定位与目标
1. 核心定位
• 社区资源整合者:盘活闲置资产(如场地、设备),连接供需双方。
• 治理与经济融合者:通过经济活动增强社区参与,提升治理效能。
• 民生服务提供者:聚焦便民生活、医疗健康、就业帮扶等刚需场景。
2. 目标群体
• 居民:获取便捷服务,参与社区经济活动,共享治理成果。
• 商家/企业:低成本触达社区客群,参与社区共建。
• 政府/社会组织:通过平台实现政策落地,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
二、核心功能模块设计
1. 基础服务模块
• 便民生活服务,整合社区便利店、家政、维修、快递代收等服务,支持线上预约与评价。
2. 治理工具模块
• 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划分为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实时处理环境卫生、治安隐患等问题。
• 民意反馈与决策,搭建线上民意调研平台,支持政策公示、投票决策(如三务公开、物业费调整)。
• 志愿者与资源管理,注册志愿者库,记录服务时长,兑换积分或奖励。
• 资源盘活:闲置场地预约、共享工具库(如钻床、梯子)管理。
• 积分激励与共享分红,居民参与治理(如上报问题、志愿服务)可兑换商品或服务。
3. 经济功能模块
• 社区电商与共享经济,搭建本地化电商平台,支持生鲜、日用品配送,结合共享经济(如停车位、充电桩)。
• 就业与创业支持,发布社区内招聘信息,提供技能培训(如家政、手工制作)。
• 公益与商业融合,设置公益创投基金,支持社区环保、助残等项目,通过商业反哺公益。
4.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 赋能社区周边商家,商家门店及商品的展示,为商家提供进社区进行宣传的渠道。
5.大数据平台
• 社区基础数据,包括房产信息、人员信息等,方便管理。
• 家庭消费数据,居民日常的消费数据,利于用户需求的挖掘和满足。
三、预期成效
1.经济价值:社区内商家营收有所提升,参与平台运营的社区合伙人有稳定收益,平台抽佣能覆盖运营成本。
2.社会价值:居民参与度有明显提高,社区矛盾纠纷有所下降。
3.政策价值:成为政府“15分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标杆,社区治理平台样板。
四、治理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路径
1. “治理化”经济决策
• 企业入驻需承诺公益责任,无论是社区成立的社区社会企业还是社区合伙人企业,都要秉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
2. “经济化”治理效能
• 经济收益支持治理可持续:如公共收益补充物业费缺口;
当然,系统只是工具,关键还是把它如何利用好,核心在于以治理精准性激活经济资源,以经济可持续性反哺治理深化,形成“人、产、治”共生系统。
当前,我们联系了一些做社区治理信息化的企业进行交流,如果大家有想了解的,欢迎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