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海淀街道探索创新老旧小区服务管理新路径 为居民幸福生活“加码”
小南庄社区里,老人们足不出户享受专业保洁,家长通过物业预约育儿看护,家政服务价格低于市场15%……这些贴心服务,都来自一个创新的“物业+”模式。
小南庄社区里,老人们足不出户享受专业保洁,家长通过物业预约育儿看护,家政服务价格低于市场15%……这些贴心服务,都来自一个创新的“物业+”模式。
“以前小区没有物业,环境差、服务缺,现在不仅有了专业物业,还能提供家政、助老等30多项服务,住在这里幸福感提升了不少。”家住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的李女士表示。她的感受,正是海淀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在老旧小区物业服务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治理难题:老旧小区服务缺失的困局
海淀街道小南庄社区和万泉庄南社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老化,在资源规划与服务供给上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环境卫生、房屋维修、停车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是社区治理不可回避的难点痛点。
随着2025年海淀区“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的不断深入,海淀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创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推进老旧小区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多样化物业服务。
“引入市场化物业看似简单,实则是老旧小区治理中最难的环节之一。”海淀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既要让居民接受付费服务理念,又要让企业愿意接手老旧小区。”
创新突破:党建引领下的规模化经营之路
2023年底以来,在社区党委组织下,通过业主共同决定由北京泰信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对小南庄及周边社区的9个小区开展市场化物业服务。这一举措覆盖3209户居民、28.2万平方米,实现了区域规模化经营,打破了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小散乱”的局面。
引入过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社区坚持把组织建到家门口,有效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业委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研究社区物业管理中的重大事项,优化物业服务监督体系。
“我们通过居民自荐和考察比较的方式,引入专业化物业管理团队。”社区党委负责人介绍,“期间街道党工委充分发挥职能职责,区房管局主动深入社区调研指导,形成工作合力。”
服务升级:“物业+”模式打通“最后一公里”
泰信物业深耕“物业+”服务模式,以低于市场价格陆续推出日常保洁、衣物清洗、烹饪服务、老人照料、育儿看护等8类、34项生活服务。
“物业+家政” 服务通过分时段灵活就业模式,实现“家门口就业”。泰信物业牵头将专业、便捷的家政服务融入社区日常,为社区失业、退休等人员提供菜单式培训课程。
设定“业主服务日”,对当天业主选定的入户服务优惠打折;通过定期或点单式开展入户服务,费用低于市场价格15%。
“物业+助老” 服务针对老旧小区老年人口多的特点,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夜间陪护、辅助就医、助餐及呼叫服务,打破了传统的物业服务界限。
治理创新:党群共治共建美好家园
小南庄社区探索形成“四合五彩”党建工作品牌,建立“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门栋党小组-党员先锋户”体系,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社会组织“两翼”赋能作用。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建立多个微信群,实现居民群内诉求“一键达”、服务群众电话“不掉线”,确保问题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社区创新设置积分制,推出“志愿服务-积分-物业费”兑换机制,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
针对老楼加装电梯难题,社区坚持用好议事平台,通过答疑会、实地参观等方式,引导居民自治,形成《电梯管理公约》,保障长效运行。
成效显著:物业收缴率高服务认可度提升
这一创新模式最直接的成效体现在物业收缴率的显著提升上。通过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便民服务,居民对物业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大幅提高。
“物业服务不再是传统的保洁、保安,而是延伸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成为了社区居民的‘大管家’。”泰信物业负责人表示。
规模化经营降低了运营成本,使得物业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为居民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形成了良性循环。
目前,这一模式已覆盖小南庄25号院、小南庄怡秀园、万泉庄南北院等9个小区,为海淀区其他老旧小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从服务缺失到“物业+”全方位服务,从分散管理到规模化运营,海淀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市场化物业,成功破解了老旧小区服务难题。
这一创新实践更探索出了一条老旧小区可持续服务的有效路径。随着这一模式的不断推广,将有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居民享受到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的物业服务,为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