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万科物业:创新“弹性定价”模式 破解质价不符难题

中国建设报
2025-11-10 10:50

创新推行“弹性定价”模式,为破解质价不符、公共收益不透明等行业难题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物业服务的内容和价格都是我们业主说了算,钱花得明明白白、痛痛快快!”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金域蓝湾某业主说。万科物业“弹性定价”模式将物业服务的选择权和定价权真正交还给业主,服务实现透明化与精细化。

近年来,万科物业聚焦业主和社会关切,以服务创新回应民生需求,创新推行“弹性定价”模式,为破解质价不符、公共收益不透明等行业难题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质价相符 践行透明履约

万科物业推出的“弹性定价”模式目前已在重庆、青岛、太原等26个城市近50个小区试点落地。据介绍,该模式中,物业服务企业梳理形成508项服务清单,制定初步服务方案框架。随后,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协商,明确服务内容与频次,组合成定制化的服务清单并据此计算出物业服务费价格。方案形成后,业主可根据自身需求,对初版服务方案和报价进行多轮沟通与调整,直至双方达成一致。

“‘弹性定价’最重要的特征是物业服务企业定底线,即158项为必选服务,涵盖法律法规要求的基础职责;业主定高线,即350项为可选服务,业主可按需自主选择服务内容与频次,双方商量形成服务方案及价格,充分保障业主的选择权与定价权。”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青岛市金域蓝湾小区为例,落地“弹性定价”模式以来,小区地下停车场管理、空间改造等事项的业主异议率下降90%;物业服务企业满意度评分较交付初期提升25%;业主在协商议事中参与小区共建,解决垃圾房选址、宠物管理等9项高频矛盾。

合同合规 筑牢信任基础

在合同与履约层面,万科物业强调“依法合规、业主参与”。

具体而言,对于需调整服务方案的前期物业服务项目,万科物业均与业主共同商议并签署新合同,确保权责变更获得法定多数业主授权,从程序上保障民意基础。同时,建立数字化履约监督机制,每月向业主推送“数字服务报告”,涵盖服务计划执行次数、工单处理详情、设备维护记录、公共区域巡查日志等全维度信息,将“无形服务”转化为“有形可查”的内容,实现“服务过程可追溯、价格对应可核查”。

针对公共收益问题,万科物业对在管项目的物业服务合同进行全面核验,重点审查停车费、广告位租金等公共收益的分配条款,梳理出因历史原因约定模糊的项目,建立“沟通-协商-签约”机制,与业主明确“合理成本”扣除范围及收益分成比例,最终通过签订补充协议厘清权责。对于历史遗留的公共收益,优先采用补充小区专项维修资金、投入园区设施改造等业主共识度高的方式进行处置,让收益“返还于业主、用之于小区”,切实将整改成果转化为社区品质提升的实效。万科物业已经把该模式的详细做法向全行业“开源”共享。

万科物业“弹性定价”模式的实践,为整个物业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在物业服务逐渐从基础维护向高质量生活服务转型的背景下,这一模式表明:唯有真正将选择权、定价权、监督权交还业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存在的质价不符问题,重建业主与物业企业之间的信任关系。透明化履约、数字化监督、协商共治,不仅是提升服务满意度的有效路径,更是推动物业管理从“单向服务”走向“社区共建”的关键机制。

未来,随着业主权利意识的觉醒和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弹性定价、透明履约”或将成为物业行业的标准配置。推动服务内容标准化、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社区治理协同化,将是物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未来和谐社区的重要基石。

注: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报,有删改。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日新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如文章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敬请联系本站(微信:rixins888)进行删除。
中国建设报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
中国建设报
为部机关提供信息参考和决策支持、为地方政府和行业提供信息服务和政策支持、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提供经营指南和决策咨询的住建行业权威媒体。
发表文章 42 篇
阅读行家更多内容
文中提及相关企业
查看更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