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急于退市的融信服务

物股通
2025-02-06 10:07

近期,融信服务一系列紧密动作,预示着其私有化退市进程已接近尾声。 

122日,公司发布法院会议通告,开曼群岛大法院指示于214日上午9点召开计划股东会议,讨论公司与股东间的协议安排。

 

这一关键节点,将对融信服务未来的资本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01 退市,股价暴跌与业绩失速双重压力下的选择

事实上,融信服务的私有化之路早在20241122日就已开启,当时其与融心一品有限公司发布联合公告,迈出私有化第一步。

随后,113日发布的联合公告,正式提出私有化及撤销上市地位的建议。 

尽管因延迟寄发计划文件等问题,进程有所波折,但仍稳步推进至当下关键阶段。

若成功退市,融信服务将成为继蓝光嘉宝服务、华发物业之后,第三家从港交所退市的上市物企。

2021年,融信服务满怀热情地叩开港交所大门,发行价4.88港元/股,募得净额约6.3亿港元。

然而,短短两年多,融信服务的股价却并未如市场所期,反而逐年走低。截至20241118日停牌,股价已跌至0.52港元/股,市值约为2.64亿港元。

与股价命运相似,融信服务的业绩也未能尽如人意。

2024年上半年,融信服务收入约为4.2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更为严峻的是,期内公司出现了约0.8亿元的亏损,实现了由盈转亏的转变,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更是达到了1.13亿元。

金融资产减值更是暴增近495%,仅坏账拨备就高达2.15亿港元。

此外,二代接棒困局与职业经理人出走也是重要催化。

20239月,欧宗洪之子欧国飞接任融信服务董事会主席,20244月再兼任CEO,试图扭转颓势。

然而不足一年,退市计划即启动,被解读为二代尚未施展拳脚便遭遇行业寒流

 

与此同时,曾推动公司上市的职业经理人马祥宏、独立董事叶阿忠接连离职,管理层动荡加剧了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担忧。

2021年上市到2024年退市,融信服务的资本历程仅持续三年,背后折射出行业低迷、大股东套利与二代接班困境的多重矛盾。

02 私心,积极退市背后有小算盘

上市募资弹药还剩4.8亿港元,却拿不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选择退市或许是为了给自己松绑,但实际上私有化退市背后也有融信服务大股东的小算盘

根据20241122日融心一品与融信服务发布联合公告,要约人给出的注销价为每股0.60港元,较最后交易日报收市价溢价约15.38%,较最后交易日止3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6.25%,较2024上半年未经审核每股资产净值折让约53.49%,更较发行价下跌近87.7%

 

由于欧宗洪家族已掌握73.8%的股权,外部股东仅持有26.2%的股份,因此按照拟要约的1.33亿股计算,私有化所需付出的总代价仅为0.798亿港元。

这意味着,若退市成功,欧宗洪家族仅需花费不到1亿港元的现金,将获得融信服务剩余约4.826亿港元当前现金、剩余IPO募集资金以及未来利润的自由支配权,可谓收获颇丰。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笔极为划算的交易。私有化退市不仅让大股东以极低的成本巩固了对融信服务的控制权,而且还将免去每年用于维持上市地位的数达千万港元,减少合规开支与管理压力。

然而,退市方案的低溢价引发中小股东不满。因私有化退市后,欧氏家族将完全掌控公司现金流及剩余募资。

而融信中国(欧氏家族控制的地产平台)的债务危机进一步牵连市场信心。20251月,债权人公开指控欧宗洪通过信托计划操纵债券展期,涉嫌转移融信服务的现金流偿债。

因此,融信服务私有化被外界质疑为以极小代价收割中小股东权益

03 褪色,行业资本光环消失

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调控、市场波动影响,物业股经营环境复杂,股价涨跌分化明显,多数物企因业绩下滑、市场变化面临股价下跌压力。

融信服务的私有化并非个例,而是物业管理行业中小市值企业的缩影。20249月,华发物业以16.76亿港元代价完成退市;更早的2021年,碧桂园服务选择将蓝光嘉宝服务私有化。

 

以华发物业为例,为维持低迷股价和正常财报审计,每年需投入数百万元。这种投入与产出的失衡,是众多中小市值物企选择私有化的重要原因。

私有化退市后,物企可摆脱资本市场短期业绩压力,专注长期战略布局,优化内部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寻求新的发展路径。

 

退市非终点,博弈仍持续。

融信服务的退市既是行业周期与资本套利的产物,也暴露了家族企业治理的深层矛盾。

对欧宗洪家族而言,退市或许能暂时规避监管压力、腾挪资金;但对行业而言,物管公司从资本宠儿弃子的转变,标志着地产依赖型商业模式的终结。

未来,如何平衡大股东利益与中小投资者权益,将成为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命题。

注:本文来源于物股通。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日新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如文章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敬请联系本站(vx:rixins888)进行删除。
物股通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文中提及相关企业
查看更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