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时代邻里,并购5年还在填坑

物股通
2025-04-29 09:40

物管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并购逻辑:从“规模至上”转向“价值创造”,从“快速收割”走向“深度整合”

4月24日,时代邻里发布公告,宣布以总计约5167.78万元(不含可能的代价调整)收购目标公司成都合达联行科技有限公司剩余20%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


这一动作看似是对2020年以来分阶段收购的“收尾”,却再度暴露了其在收并购及投后管理中的深层问题。

结合2024年度业绩公告,这场持续五年的收购案对公司财务与运营的影响进一步显现,投后管理的低效与并购后遗症的持续发酵成为审视其发展的关键视角。

并购历程与业绩对赌:从估值泡沫到财务拖累

时代邻里对目标公司的收购始于2020年12月,通过两次交易分别收购49%、31%股权,至2021年4月以80%持股成为控股股东。

当时的交易协议中,卖方承诺目标公司2022年税后净利润不低于5023.9万元,买方(时代邻里全资附属公司)可按80%比例享有分红约4019.1万元。

然而,2023年12月公告显示,目标公司2022年经审计净利润仅2892.43万元,未达承诺的60%,触发“溢利保证差额”1705.16万元。


这一结果直接揭露了前期并购中估值模型的缺陷——卖方承诺的高业绩未能兑现,反映出时代邻里在收购时可能对目标公司的盈利能力过于乐观,或未充分考虑物业管理行业在疫情后增速放缓、成本上升的实际压力。

从2024年度业绩来看,目标公司2024年净利润1593万元,较2023年的1572万元仅微增1.3%,盈利能力接近“原地踏步”。

尽管时代邻里在2025年通过债务抵销(4167.78万元)、现金支付(1000万元)及债务豁免(4505.37万元)完成全资收购。


(*原未偿还总债务为8673.15万元,抵销后剩余债务4505.37万元)

但其为剩余20%股权支付的代价(整体估值约2.58亿元,对应2024年市盈率16.2倍)已高于2021年收购80%股权时的估值水平(以2023年净利润1317万元的14倍市盈率计算,整体估值1.84亿元),而业绩增速却显著放缓,显示其并购估值体系与实际业绩严重脱节。

投后管理失效:整合无力与财务隐患交织

从业绩对赌失败到全资收购中的债务豁免,投后管理的失效是核心症结。

目标公司旗下项目公司成都合达联行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是西南地区老牌物管企业,拥有区域布局优势,但时代邻里在收购后并未有效提升其盈利能力。

2023年、2024年目标公司净利润几乎停滞不前,远低于2022年承诺的5023万元,显示其在成本控制、业务拓展、品牌协同等方面未能达成预期。

公告中提及的“代价调整”机制暴露了更深层的管理问题:卖方需放弃20%的尚未回收债权(约774.7万元),但时代邻里为激励其协助收回应收账款,设置了最高962.68万元的代价调整空间。

这表明目标公司存在长期未收回的债权问题,而作为控股股东的时代邻里在过去三年中未能有效解决应收账款管理难题,反而依赖原股东团队的“二次努力”,反映出投后财务管控的薄弱。

此外,本次收购中对卖方(原目标公司管理层)的1000万元固定金额支付,名义上是“激励贡献”,实则可能是对其前期业绩承诺失败的妥协,凸显了并购协议中对赌条款执行的软化,未能通过严格的业绩约束保障股东利益。

2024年度业绩:扭亏为盈下的隐忧

时代邻里2024年度业绩公告披露,公司全年收入23.888亿元,同比下降3.3%;毛利4.878亿元,同比下降5.4%;净利润1152.4万元,其中母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469.7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023年亏损2.0176亿元)。

核心净利润(剔除非经常性项目)1.752亿元,同比增长10.5%,显示公司在成本控制与业务调整上初见成效。


然而,这一成绩的背后仍隐藏着并购带来的持续压力:

1)商誉减值压力缓解但风险犹存。2024年商誉减值1538.9万元,较2023年的3.6165亿元大幅减少,主要得益于目标公司等被收购资产减值测试后的风险释放。但截至2024年末,商誉及其他无形资产仍达2.2187亿元,占资产总额15.3%,若目标公司后续业绩持续不达预期,减值压力将再次凸显。

2)收入结构调整与区域扩张遇阻。物业管理服务收入18.162亿元,同比下降3.7%,主要由于公司主动退出部分低利润率项目;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3138.3万元,同比暴跌54.9%,反映出目标公司原依赖的开发商协销业务因房地产市场下行遭受重创。尽管城市公共服务等新业务收入增长24.7%,但目标公司所在的西南地区业务贡献有限,区域品牌协同效应未达预期。

3)债务与现金流管理承压。截至2024年末,应收贸易款项7.6387亿元,较2023年减少7.2%,但仍占流动资产37.1%,其中关联方应收款5.4748亿元,回收风险集中;应付贸易款项5.8047亿元,同比增长5.5%,显示公司在供应链端的资金占用增加。

尽管公司维持净现金状态(现金及等价物10.7184亿元),但为收购目标公司剩余股权而豁免的4505.37万元债务,实质构成隐性财务成本,影响当期利润。

战略转向:从激进并购到内生修复

面对并购后遗症,时代邻里在2024年业绩公告中透露战略转向:

一方面通过“星火计划”聚焦核心城市群,年内新增合约建筑面积1877万m²,外拓项目占比提升至71.4%,减少对关联方的依赖;

另一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研发投入318.5万元,推动AI技术在安防、设施管理中的应用,试图通过科技赋能提升效率。

然而,这些举措能否抵消并购带来的负面影响仍需观察:目标公司的区域优势尚未转化为规模化盈利,其2024年营收4.08亿元,仅占集团总收入17.1%,协同效应有限;同时,公司员工数量从2023年的6584人锐减至4673人,显示其通过裁员控制成本,可能对服务质量产生潜在影响。

结 语

从业绩对赌失败到全资收购中的债务豁免,时代邻里的并购之路折射出物管行业扩张周期中的典型问题——估值泡沫、管理脱节、风险敞口。2024年业绩虽实现扭亏为盈,但目标公司的低效表现与并购后遗症仍如影随形。

随着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物管企业必须重新审视并购逻辑:从“规模至上”转向“价值创造”,从“快速收割”走向“深度整合”。

对于时代邻里而言,唯有解决投后管理的根本性缺陷,才能真正将区域品牌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盈利增长,而这一过程注定充满挑战。

注:注:本文来源于物股通公众号。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日新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如文章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敬请联系本站(微信:rixins888)进行删除。
物股通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