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圈地时代结束,新协议或促成“大一统”
目前家电市场的现状来说,现阶段还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够做到覆盖所有的品类、且品质均达到毫无疑问的顶级水平。如果智能家居连接协议——Matter一智能家居连接协议顺利实施,未来或将带来更多的便利。
众所周知,近年来随着各大厂商开始积极布局“产品生态”,各种智能家居设备的价格也已一降再降。从花样百出的智能传感器,到好用不贵的各式智能小家电,再到诸如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机这样的大型设备,让以往只有相关报道中才能见到的“智能住宅”,如今已经可以轻松享用。诸如远程开启家中空调、离家时扫地机器人自动扫地的这类操作,更是成为了不少朋友的日常生活习惯。
然而,如果你想要在家中布置大量的智能家居设备,打造完整的“全屋智能”体验就会发现,许多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往往“互不兼容”。一方面它们通常只能使用各自品牌的APP进行控制,导致不得不在智能手机上安装一大堆“智能家居APP”;另一方面这也使得大量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并不能实现(或者必须通过非常麻烦的方式来实现)自动化的联动控制,最终使得体验大打折扣。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从目前家电市场的现状来说,现阶段还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够做到覆盖所有的品类、且品质均达到毫无疑问的顶级水平。这就好比大家都知道夏普的8K电视不错,但夏普的空气净化器却未必是行业中技术最领先、性能最好的产品。那么消费者就未必会为了能够实现智能互联,在购买了夏普电视之后,再去选择同品牌的其他产品。
另一方面则还有些历史原因,就是现有的主流智能家居通信协议本身,其实是年代比较久远的产物。在当时那个时候,由于智能家居尚不普及,相关技术的制定者为了鼓励厂商积极采纳“智能家居”的理念,不得不做出了一些妥协。简单来说,就是在技术层面允许厂商设置“壁垒”,以阻止其他品牌产品接入自家IoT平台,哪怕两款不同品牌的产品使用了完全相同的相关模块,或是它们之间的通讯方案其实完全兼容,但只要厂商进行过设置就可以人为对消费者造成一定的困扰。
很显然,厂商之所以要搞这种把戏,主要是想要尽可能地促进自家的产品销售,并建设起足够有影响力的“IoT生态”,从而主导市场。但这么多年下来,整个行业逐渐演变为了另一种的状况,就是并没有任何一个品牌真正“统治”了智能家居领域,相反,从一开始为了强化自家产品竞争力而进行的“圈地”,反而给用户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正因如此,如今整个家电与互联网行业的头部厂商决定反思和重新导正“家居互联”技术的基础。而他们所采取的第一步行动,就是联合起来发布了可能是行业中第一个“大一统”的智能家居连接协议——Matter。
与此前的各类智能家居连接方案相比,“广泛兼容”是Matter协议最大、也最有用的技术特性。
论支持厂商,Matter协议目前的倡导者,包括亚马逊、ASSA ABLOY、康卡斯特、Espressif Systems、Eve Systems、谷歌、Grundfos Holding A / S、华为、英飞凌、LEEDARSON、Legrand(TCL)、Nanoleaf、Nordic Semiconductor、恩智浦半导体、Qorvo、Resideo、Schlage、施耐德电气、、Signify、Silicon Labs、三星、Somfy、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Tuya Smart、ubisys、Wulian、以及 Zumtobel Group 。可以看到,其中既有互联网行业巨头、也有消费电子大厂,还有芯片供应商与电气设备一线品牌,阵容可谓豪华。
论可使用的联网方式,Matter协议则同时支持有线网络、WiFi网络、移动网络、蓝牙低功耗网络、以及由谷歌倡导的Thread网络,能够覆盖当前绝大多数的智能设备联网方式。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Matter协议刚刚诞生,但它已经得到了多个主流AIoT平台的支持,其中包括亚马逊Alexa、谷歌Assistant、三星SmartThings,均已表示将全面兼容Matter设备。不仅如此,甚至就连苹果也做出了未来HomeKit平台将采用Matter协议的承诺。这就意味着,主流的几大AIoT平台将会第一次实现相互“打通”,只要消费者购买的是采用了Matter协议的产品,就可以任意接入上述AIoT平台。并且由于Matter不再允许厂商在联网协议部分植入“壁垒”,所以我们也有理由期盼它带来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的智能家居设备“大一统”时代。
当然,说了这么多,Matter协议也并非完全没有缺点的。一方面前文中曾提及它支持多种联网方式,但不知道大家有注意到没有,Matter协议对于蓝牙的支持其实不是很好,或者说比较激进,因为其只支持蓝牙低功耗技术(BLE),不支持传统的老式蓝牙通讯模块。也就是说对于一些成本较低、采用老款蓝牙模组的低功耗智能设备来说,它们将不可能通过系统更新获得对Matter协议的支持,而这些设备注定未来会被整个行业所抛弃。
另一方面,虽然Matter协议在底层上禁止厂商再设置壁垒,并且为所有的智能家居设备全部相互打通塑造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众所周知的是,设备的适配与否,最终还是由AIoT平台的运营方来决定,如果A品牌不在自己的APP中添加对B品牌的支持,就算网络能够连上,很可能最终也还是无法实现由一款APP控制家中所有设备的愿景。
并且反过来说,对于那些体量更加庞大的平台而言,Matter协议还有可能成为他们吞并小品牌,并摧毁实力不足竞争对手的一大“武器”。因为他们只需要“兼收并蓄”,积极对所有使用了Matter协议的智能设备都予以支持,消费者自然就会只在手机上保留这一款APP。如此一来,对于哪些相对弱势的品牌而言,他们的产品“生态圈”就相当于给别人做了嫁衣,自身的品牌曝光度、依托智能物联APP的销售体系等,就相当于全部“灰飞烟灭”。
当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只不过对于注定未来将会“大一统”的智能家居设备行业而言,这样的代价未免有些残酷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