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冰墩墩离打折促销不远了,冬奥顶流背后的物业服务才刚刚开始

车马不太远
2022-02-24 15:08

冬奥会闭幕了,冰墩墩热度会降下去,全民偶像回归日常的训练。而物业服务,可能由此开始更新。从最擅长的事里,找到突破。

冬奥会顶流霸屏了半个多月以后,闭幕式折柳寄情。

中国人的浪漫太会了,闭幕式太好哭了。

还有一个好哭的地方恐怕是:我还没买到冰墩墩,闭幕式居然已经来了。

今天白天冰墩墩还在热搜上:100万只冰墩墩到货,可以从早上卖到晚上。

持续刷屏兼占领朋友圈的冰墩墩,有一个很明确的前置身份——冬奥吉祥物。这也就意味着,它自己并不能独立成为一个IP,而是全方位与冬奥绑定在一起。在奥运期间,它迅速成为顶流,但这个顶流注定“限时”。

关于奥运特许商品,奥委会有很多规定,其中有一条就是规定过期不能再卖。这也是确保不影响下一届奥运特许商品的经营,毕竟特许商品这种存在,最初就是为了帮助主办城市少赔点钱,毕竟如果只是“为爱发电”,那也太贵了些。就是有了冬奥商业的加持,在2014年,波兰、乌克兰、挪威都相继宣布退出了2022冬奥会的申办。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特许商品销售行为的期限是截止到2009年3月31日晚24时。这次冬奥会,北京冬奥组委已经明确表示,销售期将持续到6月底。

但实际上可能根本不能持续这么久,激动人心的比赛一旦落幕,特许商品的光环基本上就消失了。最典型的是朋友圈里秀冰墩墩这个动作,最难买时秀出的获得感最高,此后逐渐下降,等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以后,基本上冰墩墩的社交属性就消失了。

闭幕式很可能会成为这位“限时顶流”的倒计时开始,短期的求大于供后,热度迅速回落。

北京奥运会时,百盛商场的客服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曾透露,“8月北京奥运会一结束,商场就撤掉了奥运专柜。奥运会一结束,这些特许商品像服装过了季,基本无人问津。所以就提早退市。”

但冬奥会只有冰墩墩吗?

显然不是,冬奥不仅是一场联动国际社会的体育竞技,它还肩负着彰显强国形象、多元文化交流这样宏大的任务。

从赛前到幕后,支撑着这个任务圆满完成的,还有存在感不那么强的多方幕后“参赛者”。搭建和维系整个冬奥信息传播体系的技术人员是一个,各场馆、奥运村最基础服务保障的物业工作人员也是一个,后者比前者更加“大象无声”。

3大赛区,25个场馆,10家物业服务

2008年北京奥运会准备期间,物业公司在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自动升旗装置插销出现了螺丝松动,进行了紧急处理。如果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到了正式比赛,很有可能因这些细节上的问题,无法正常举行升旗仪式。

水、电、设备维护、清洁、扫雪铲冰,很多细节藏在这些基本保障里,在不经意间就有可能影响成败。

最早开始为这次冬奥做准备的,大约是首钢园物业,从六年前成立冬奥事业部,确保设备安全。按照首钢园的操作手册,定期给运行设备做体检时,检查指标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谷爱凌拿金牌的那个滑雪大跳台是利用首钢旧有的工业遗存改造而来,在场馆的综合服务楼里,特许商品店、安保指挥室、志愿者之家都在这里办公,而在这之前,它原本是首钢的制氧主厂房。

在决定挑战一个自己从来没做过的动作时,谷爱凌肯定不会知道,她站立的位置在几十年前,曾代表着辉煌的工业时代。旧时代的辉煌承托起今日荣誉的改造里,背后有物业人一直在跟进赛道精修和维护工作。

这次冬奥会的25个场馆,全都离不开物业的服务。尤其是这次冬奥会是首次在疫情期间举办的国际赛事,参赛和场馆的闭环管理显得格外重要。

微信图片_20220224152711.png

物业参与到冬奥会里,主要是两个方向:

一是我们熟知的,环境清洁、秩序维护、设备设施管理等这些传统的服务。

二是服务边界的不断探索。这个方向是我们既熟知又感到陌生的,熟知的是,这几年相关的概念很多,陌生的是,这个边界在哪里、怎么做,新鲜又陌生。

有两位。

新大正为16万平方米冬奥场馆提供热力供应。

中海物业旗下的兴海物联,自主研发的雪上场馆智能建筑集成管理平台系统(IBMS),将所有前端系统接入物联网平台,为冬奥会呈现馆内基本环境、设施设备、人员以及异常事件等“智慧冬奥园区”场馆。

这两家物业,从背景、规模上来说都完全不一样。中海物业我们都了解,母公司强大,自身实力也不可小觑,物业行业的“老大哥”“带头人”,多年以来被称为行业的黄埔军校。

新大正则没有靠山,独立第三方,按理说应该活得挺惨,这两年没在规模上大做文章,选择专业壁垒更高的非住宅物业持续发力。

去年6月,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采购物业服务,最终新大正中标,金额约640万元。紧接着在7月份,新大正70余名物业人员就已经入场了。

在去年整个行业市值都很拉胯的情况下,这两家都保住了自己的市值,可见资本市场的反馈还是比较正面的。

城市更新下,物业准备走向台前

在2020年奥运城市发展论坛上,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杜比在视频致辞时说了一番很有深意的话:

“北京冬奥会的遗产,不仅仅只是赛时17天的体育盛宴,也不应该局限于从申办到举办的7年筹备期,而是应放眼长远,让奥运会在20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举办城市做贡献。”

《明统志》中对于曾经的“旱码头”张家口有一句描述:

“前望京师,后控沙漠,左抱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

用词很大气,如果从军事角度,可以用“固”这个字。但如果从长城景观出发,似乎很少被提及,很不起眼。

更可惜的是,在现代经济发展大势中,张家口的GDP常年在全省“尾巴”上徘徊,即使在已经缺乏IP的河北省,也缺乏存在感。

幸运的是,在2015年,京张携手申奥成功,这个城市“被看见”了。这几年,“厕所革命”、社区建设示范点,城市一点点地变新、变得舒适。

由冬奥会带动起来的冰雪运动,也给城市里的人带来了很大改变。家住经开区的李一凡,车程十分钟内,就有流平寺冰雪乐园、冰之梦滑冰场两座冰雪运动场馆。“我们社区里很多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滑冰、滑雪都溜着呢。”

在全国,与张家口相似的城市还有很多。不管是三四线以下的小城市,还是大城市,都很需要一次“更新”。

这种更新恰好是物业最擅长的部分:关于怎样把生活的底色打好。

实际上在这次冬奥会里,已经有物业展示了运用各类手段打好底色的成绩。

前文表格里的每一家,都在做着这样的尝试。

从住宅、商写到公园、医院、学校,再到城市交通枢纽、公关场馆,再到现在的体育赛事,都是在打破常规界限。

甚至于走向科技领域,让自己从幕后的服务者到台前的“流量密码”。

惹人关注的无人智慧餐厅,面积达到54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700余人用餐。

这家“网红餐厅”内的智能餐饮设备,是由一家叫千玺机器人集团研发制造,这家企业是碧桂园旗下全资子公司。碧桂园造机器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造的机器人能在全国30个省市的景区、展馆、交通枢纽甚至冬奥会等这些多样化场景中广泛应用,确实令人眼前一亮。

“我是想打破自己的界限,做一些以前没有想到是可能的事情。”这是全民偶像谷爱凌的期待。

冬奥会闭幕了,冰墩墩热度会降下去,全民偶像回归日常的训练。

而物业服务,可能由此开始更新。

从最擅长的事里,找到突破。

注:本文转载自车马不太远,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 #物业转型
车马不太远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