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任振雷——物业进化出"租售功能"

日新网
2025-04-25 18:29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我们盯着后视镜看现在,倒着走向未来。"当整个行业还在用中介的思维做物业时,我们选择用物业的基因重塑租售。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一场关于行业本质的认知革命。

今天站在这里,我想从一个生物进化故事开始——人类褪去体毛的历程,本质上是狮子的追逐倒逼出的生存进化。这个隐喻恰如当下物业行业的处境:当"硅基文明"冲击传统服务模式,我们必须思考如何从"被追赶者"蜕变为"主动进化者"。

从业中介20年,我始终在追问这个行业的本质价值。理论上,中介应是信息的桥梁,但现实却演变成"信息垄断者"。租房平台展示精美图片却强制联系经纪人,这种扭曲的商业逻辑背后,暴露的是行业核心矛盾:用户需要的是高效连接,而传统中介提供的是人为制造的交易壁垒。

反观物业企业,我们手握社区服务的金钥匙却难以开启增值之门。当业主连最基本的租房需求都不愿通过物业解决时,这不仅是业务缺失,更是信任关系的断裂。数据显示,一二线城市住宅社区平均出租率达30%-40%,但物业在这块价值洼地的渗透率不足5%。这种反差正是行业进化的突破口。

与传统中介相比,物业开展租售业务具有天然的进化优势。

第一,100%房源触达率,物业掌握着业主第一手信息,无需像中介那样付出高昂获客成本;5-8年的管家服务沉淀,远超中介经纪人平均18个月的留存周期,形成深度社区关系网络,物理空间独占性无可比拟,社区公告栏、业主群等私域流量池是中介无法复制的资源。

第二,我们通过5年实践验证的"物业租售极简模型”,前端:AI经纪人(处理80%标准化咨询)+ 真人管家(专注带看与关系维护),后端:智能管理系统(房源自动核验/客源智能匹配/交易全流程可视化)这套系统让管家3天即可上岗,15天产生成交,人效提升300%

第三,商业本质重构。传统中介的"高提成-高流失"模式在物业场景被颠覆,管家基础薪资+弹性佣金,综合收益提升35%以上,企业获得30%稳定毛利率,远高于物业费2-5%的利润水平,北京某项目实测:2000户社区年增收42万,管家月均增收2800元。

物业开展租售业务面临缺乏专业经纪人员、缺乏标准化培训体系、销售型业务与传统物业服务KPI体系冲突等很多痛点,我们研发的"社区服务操作系统"包含三个进化引擎,给出针对性进化方案。

第一,认知进化引擎,解决"不愿做”。引进动态激励算法,35%-70%的分拥比例,根据管家服务年限自动调节;使用心理账户系统,将收入增量可视化呈现。

第二,能力进化引擎,解决"不会做”。使用AR房源采集系统,手机扫描自动生成3D房源模型;引入AI话术镜,实时指导管家沟通话术;交易沙盒可以模拟18种典型交易场景。

第三,管理进化引擎,解决"不好管”。把工单区块链,服务流程不可篡改记录;情绪识别系统还提前预警服务风险;知识图谱可以自动沉淀社区服务经验。

真正的进化发生在组织层面,岗位基因编辑创造"社区资产管家"新物种,兼具了物业服务者的温度、经纪人的效率、数据分析师的精准。绩效表达重构开发"服务价值指数(SVI)",量化评估房源维护质量、租客匹配精度、业主满意度传导。组织记忆进化通过AI不断沉淀形成社区服务知识库、租客需求预测模型、房屋健康度评估体系。

当物业租售渗透率达到15%临界点,中介行业将出现"社区排斥反应",门店运营成本上升40%;达到30%临界点,形成物业特有的"社区级MLS(房源共享系统)”;达到50%临界点:重构房地产价值链,物业成为存量时代基础设施运营商。

生物进化史上有个有趣现象——现存99%的物种其祖先都经历过"边缘突破"。今天,站在行业边缘的物业企业,正握有打开新生态位的钥匙。这把钥匙不是简单的业务叠加,而是用社区服务的基因密码,重写不动产服务的底层逻辑。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我们盯着后视镜看现在,倒着走向未来。"当整个行业还在用中介的思维做物业时,我们选择用物业的基因重塑租售。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更是一场关于行业本质的认知革命。

日新网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文中提及相关企业
查看更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