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复盘旭辉永升服务暴雷始末

物股通
2023-04-07 03:21

接下来,看已经焦头烂额的旭辉如何逐一化解这场信任危机带来的挑战。

如果说3月30日,旭辉永升服务发不出业绩报告而选择在次日停牌是一个大雷;那么3月31日,旭辉永升服务发布的内幕消息其影响力则是核弹级别。

根据旭辉控股和旭辉永升服务同时发布的内幕消息披露,公司核数师收到一封匿名信件,该信件对旭辉控股及旭辉永升服务之间存在的若干交易提出一些质疑,声称涉及总金额为人民币18亿元

或缘起非正常交易

对于这项指控,旭辉管理层认为,该信件所指内容空泛且无实质内容,并已对其中所提到的交易进行了审视,认为交易已经在集团的管理账目中反映,并且此类交易有足够的商业实质和商业理据支撑,并符合一般商业条款。

而根据雪球投资者【一天到晚乱奔的牛】分析:

匿名信说永升过去的并购一共有16.9亿加2亿(后面2亿没有完成退还了)的并购全部是母公司自己的东西,是关联交易,相当于指控这几年卖给永升的东西就是左手倒右手,但旭辉否认指控,所以需要外部第三方加一个程序来审计证明这些并购不是旭辉自己的,从目前的情况,我倾向认为这些东西并不是旭辉集团自己的东西,并购项目见附件。”

旭辉永升服务过往收购的项目情况如下:

空穴来风必有其因,此前,市场有传言称旭辉永升服务为了迎合金主爸爸的要求,对总部人员进行了大幅的精简,管理层还在内部发布了情况说明。不排除被裁掉的内部知情人士向核数师递送了这份匿名信。

同时,核数师德勤最近也在风口浪尖上。3月17日,财政部发布一则惩处公告,对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及其审计机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作出行政处罚:德勤总所被予以警告,德勤北京分所被罚没2.12亿元,暂停经营业务3个月。

所以能够理解为什么最后德勤没有在业绩报告上签字,使得旭辉永升服务发不出经审计的业绩报告。

高管提前减持,存两种可能

根据雪球终端数据显示:

公司首席财务官周迪在2022年11月29日进行了清仓式减持,减持股数124万股,套现620万港元,减持后仅剩0.01%的股份;

CEO周洪斌在12月6日进行了大额减持,减持股数600万股,套现3300万港元,减持后持有2.55%的股份;

紧接着在12月14日,林氏家族以潜在出售的名义,通过配售减持了9000万股,配售价为4.85港元/股,套现4.365亿港元。

由于市场信息比较密集,物股通分析,高管的接连减持存在两种可能。

可能一:来自金主爸爸的交易安排。

由于潜在入主的金主爸爸谋求的是公司控股权,所以对首席财务官及CEO这类敏感的岗位,会有更换的考量。为了让收购事项得到顺利推进,会考虑高管们的个人利益,因此让周迪和周洪斌作出减持的安排,也在情理之中;

同时林氏家族通过二级市场转让部分股份与潜在买家,为最终的控制权转让做铺垫,也应该是整体交易方案的一部分。

可能二:实控人操控舆论,拉高减持。

鉴于有金主爸爸入主的消息在潜在买家正式公告之前都是“谣言”,很难进行求证。但二级市场往往会因为这种传言而感到兴奋。

将高管及股东减持的时点与旭辉永升服务的K线逐一对应后,不难发现,它们都减在了公司股价自触底反弹以来4倍的高位区域。

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古人诚不欺我。

如果不是潜在买家的交易安排,那么旭辉永升服务的股东和管理层就存在虚构收并购信息,从而实现高位减持离场的动机。

这种可能性下,高管们的品性就会显得很糟糕。因为高管对公司内部情况可能怀有隐瞒不报的恶意。

由于这份18亿的匿名信让“非正常交易”东窗事发,使得潜在出售旭辉永升服务的控股权成为烫手山芋。

市场早有质疑,空头两度发威

此番陷入到漩涡的旭辉永升服务服务原本是物业上市公司中的明星股,其股价自2018年12月17日登陆港交所以来,从1.78港元/股单边上涨至最高25.16港元/股,大涨1413.48%,一度成为了市场热议的话题。

当时给物股通的感觉是,似乎只要名字取得好,股价就能一直涨。

可是好景不长,

2021年3月18日,知名做空机构GMT Research,发布了一篇关于做空永升生活服务的报告,这是迄今为止,第一份针对物管股的做空报告。  

报告的结论是:永升生活服务在通过财务操控以满足利润预期,考虑到目前其较高的估值(95倍),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合理股价应该在5.8港元(永升当日收盘价19.12港元)。

专业的,公众号:物股通永升服务会是下一只被做空的物管股吗?

次日,即3月19日早八点半,旭辉永升面向投资者召开电话会议,回应了GMT做空报告的一部分观点。主要针对关联交易以及青岛雅园利润激增问题进行了解释。 

管理层表示,母公司旭辉会持续支持永升的未来发展,同时永升也会继续加大第三方拓展力度。

至此,来自做空机构的负面风波算是被平定了下来。永升生活服务也借此回归到旭辉控股表内。

不过,2022年2月9日盘前集合竞价阶段,一笔诡异的报价,再次显示空方一直在等待机会狙击。

9:08分,一笔闪现的报价瞬间把旭辉永升服务的股价打到0.30港元/股,股价跌幅达97.90%,公司价值接近归零。

0.30港元/股的报价就像幽灵一样闪现后,公司的股价又回归到正常报价区间。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或许专业做空机构早已经掌握了公司内部一些见不得阳光的操作,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

结语

综合物股通收集到的信息分析,依时间顺序推导:

1)旭辉与旭辉永升服务的“非正常交易”应该早有存在,彼时应是大股东和管理层为了做大市值,采用隐秘的方式完成关联交易,而后被做空机构发现,并发起做空行动。

2)随着22年旭辉控股财务情况的急转直下,为了缓解资金危局,拟将旭辉永升服务的控股权出售,在接触了有实力和意向的买家后,买家对公司治理提出了一些要求;

旭辉永升服务股东和管理根据要求,对总部职能人员进行了暴力裁员,继而导致被裁的内部知情人士将掌握的相关资料寄送给核数师德勤,彻底捅破。

3)由于逼近年度业绩报告披露期,突发的事件让旭辉方面措手不及,德勤未在业绩报告上签字通过,公司方面只得发布停牌消息及后续的内幕消息,向投资人作出解释。

4)参照同板块恒大物业及奥园健康的经历,即使后续18亿元关联交易的问题得到妥善的处理,原有的潜在买家也可能会选择放弃或者要求更大的对价折扣。

接下来,看已经焦头烂额的旭辉如何逐一化解这场信任危机带来的挑战。

注:本文来源于物股通。 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日新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如文章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敬请联系本站进行删除。
  • #房产后市场
物股通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
文中提及相关企业
查看更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