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物管哪家强?一南一北闪光芒
未来物管行业南强北弱的格局将会得到强化,央企物管间一南一北的竞逐也会延续。
占据天时、地利的央企物管22年业绩成色如何?未来发展前景怎样?新的时代背景,又将肩负哪些使命担当?本文物股通将为大家做全面解析。
业绩表现均好
根据业绩报告披露,22财年保利物业、招商积余、华润万象生活、中海物业及金茂服务5家央企物管公司分别实现收入136.87亿元、130.24亿元、120.16亿元、126.89亿港元及24.36亿元。
保利物业营收最多,金茂服务营收同比增速最快;归母净利润方面,华润万象生活以22.06亿元成为最赚钱的物管公司,金茂服务以88.79%的增速位列第一。
五大央企物管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均取得双位数的增长,金茂服务增长势头最猛、招商积余增速最弱。
经营规模方面,保利物业的合约面积及在管面积均处于领先地位,金茂服务体量最小;华润万象生活受益两单大型的收购,合约面积及在管面积的同比增速都大幅领先。
经营质量方面,华润万象生活与金茂服务两大定位高端市场的公司均收获了30.10%的毛利率水平,华润万象生活的归母净利率18.36%,遥遥领先;招商积余的毛利率及归母净利率水平依然没有得到改善,继续垫底。
派息比率方面,五大央企均超过了20%,金茂服务以接近40%的比率领先;股息率方面,因被市场低估的原因,金茂服务达到4.12%的水平,是其他四家的2~4倍,体现在市盈率上就是PE值只有其他四家公司的1/4~1/2。随着业绩的持续增长,金茂服务估值有大幅提升的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中海物业保持了自上市以来持续8年分红的传统。
五大央企物管的核心指标显示,在风云变幻的2022年依然延续了均好的发展状态,体现出其稳健、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当然,物管行业南强北弱的格局也再一次验证,总部在北方的仅有金茂服务一家;而总部在南方的则有广州的保利物业及深圳的招商积余、华润万象生活、中海物业四家巨头。
发展前景明朗
在房地产经历过22年的洗牌后,资本市场对物管行业的认知越发清晰,即:地产强则物管强,地产强大带来的市场溢价能让关联物管企业多方面受益,且未来央国企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行业发展格局已定。
物股通根据克而瑞地产的数据,统计了五大物管企业关联地产企业2023年1-3月操盘面积及新增货值的数据,显示出强劲的增长能力。
此外,
1)23年保利发展基本已经锁定地产一哥的王座;
2)中海地产定下了23年销售合约额20%的增长速度,在主流的房企中,中海地产的增长目标是最明确的,增速也比较高。中国海外发展行政总裁张智超表示,2023年公司的可售货量有7900亿,可售货量行业领先,这是销售增长20%的底气所在;
3)华润方面则表示,2023年华润置地还有5300亿元-5400亿元的可售货值,按照60%的去化来看,应该可以实现超过3000亿元的销售;
4)招商蛇口总经理蒋铁峰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有信心完成3300亿元销售目标;
5)中国金茂在高能级城市的市场份额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在有了强大的后援支撑后,相比民企物管的战略收缩,五大央企物管在23年的未来展望中则保持了进攻的节奏。
五大央企物管公司基本围绕市场拓展、科技应用、组织优化、业务组合提效等方面绘就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招商积余则率先锚定了23年156亿的营收目标,同比增长约19.78%。
见微知著,在内、外部力量的协同下,23年央企物管的业绩增长值得期待。
肩负新一轮国资改革重担
3月21日,在第二届国有经济研究峰会上,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表示,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对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意义。
他指出,要着力打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现代新国企。国资央企将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功能,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目前央企物管中,承接最积极的是华润万象生活,凭借商业模式的领先性,其已定立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并广而告之;其余四家则有待进一步明确。
物股通认为,央企作为胸怀“国之大者”的践行者,落位到物管行业,应该展现央企的担当,在ESG治理体系上成为表率,引领行业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
结语
未来物管行业南强北弱的格局将会得到强化,央企物管间一南一北的竞逐也会延续。
同时,随着央企物管公司业绩增长的确定性越来越强,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会越来越多的流向央企物管公司,从而迎来高质量发展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