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重新认知物企的线下便利店生意
传统社区超市或者便利店可能到了集体换手的时代,即时零售平台如何运营,线上私域客户如何激活,社区创业者这些能力如果不做升级就很难在万物到家的背景下存活下来。
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国家战略推进与即时零售爆发式增长的双重浪潮下,一直被饱受质疑的物业社区便利店生意逻辑到了需要重新审视的节点。当链家门店跨界咖啡品牌合作,美宜佳上架家政服务卡,美团的小象超市30分钟配送高质平价的生鲜百货,京东志在重塑家政和外卖品质标准。传统社区超市或者便利店可能到了集体换手的时代,即时零售平台如何运营,线上私域客户如何激活,社区创业者这些能力如果不做升级就很难在万物到家的背景下存活下来。
这些年头部物企便利店生意的野心承载着物企从基础物业管理转型为社区生活运营商艰难使命,绿城服务园区生活体系目前在全国运营近500家生活驿站,荣万家自营加联营一起70家社区超市,远洋服务曾依托全家供应链开出首家全自营便利店,第一服务曾联合麦德龙启动全国首家社区体验店。除了绿城服务、荣万家等企业建立相对成熟的线下零售运营体系,形成一定的门店规模,大部分企业还是处在单店测试、建立体系能力阶段。
物企线下门店经营需要遵循的商业规律
物业零售应该始于线上,再到线下发展
物企的社区零售业务目前还是私域运营的生意,初始流量可以来自线下推广,但是商品的推广、下单再到物流配送应该先从线上开始,市场有成熟的私域电商工具和供应链资源供企业低成本切入,下单场景无论是小程序、团购群、还是直播间,物企可以借鉴直播电商如东方甄选、私域电商如远方好物等企业经验,先从线上做好供应链整合、平台社群运营以及社区团长的招募培训,线上做出渗透、复购和口碑后,再考虑设置线下门店为作商品服务体验中心,远方好物线上业绩超百亿后开始切入社区门店,据说现在某些社区门店单月可以做到十万业绩。而很多物企一开始就反了,在没有线上运营基础的背景下,盲目投入线下门店,无论供应链产品、门店运营管理、以及店长或者团长招募培训体系都达不到门店盈利的专业要求。
物业零售业务模式先轻再重
物业零售先轻再重也要求物业先线上后考虑线下经营,在线上商品的供应链整合上,物业公司都要走先做渠道再考虑自营品牌可能性的发展路线,碧服、绿城、南都等企业也是经过多年亏损经验后开始打造自己的自营品牌产品和供应链输出体系,一些中小物业在团队销售能力还不具备的时候开始盲目投入自营产品和包销产品,风险自然陡增。在一些入住户数较多的大盘住宅项目或者封闭业态如学校、医院、产业园区等,物业的社区便利店生意也尽量先通过招商联营合作模式,自营对地区公司的供应链采购、店长专业、门店运营管理要求极高。个别企业特别看好,也可以参考绿城收购一些本地连锁门店品牌或者专业业态超市品牌。
物企便利店的功能从商品销售到一站式生活服务供给无法一蹴而就
目前很多物业的社区驿站、生活馆或者社区门店都在朝着一站式生活服务平台方向营造定位差异,集合商品零售和生活服务多功能,这样貌似可以满足客户衣食住行多方面需求,又可以和传统社区超市做出差异竞争,但是实际则容易导致分散物业公司有限资源,不容易在单一产品上赢得竞争优势占领心智,河南冶都物业先从洗衣服务开始建立业主信任关系,然后逐步拓展社区高端家政服务,建立很好的客户口碑。很多物业企业盲目把养老、美居、家政、零售等多业务搬进线下生活馆,这对物业公司当前社区商业运营能力要求极高,如早期世茂服务世集业务到后面的碧桂园服务的楼下心选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物企便利店生意精进运营方法论
精准选址
物业零售业务从来不是所有物业都可以布局的业务,绿城服务很多豪宅项目虽然客户有较好的消费能力和线上消费习惯,但是也受限于项目户数不足带来的订单密度不够,最后项目从门店经营转为轻便灵活的柜、仓模式,所以住宅项目入住户数、商业缺口度非常重要,优先布局千人以上社区,企业如有非居业态项目资源,学校、医院等封闭业态便利店存活概率高于住宅,学校业态也要考虑寒暑假空窗期的租金成本问题。
动态场景化的选品策略
高效的选品策略有赖于整个项目基于客户数据库的建设,根据人群特征以及宠物、车辆等依据匹配供应链产品,比如在一些年轻租客为主的长租公寓场景,选品上侧重速食、咖啡、啤酒等品类产品,在一些银发人群占比高的社区,可以增加一些慢性药品、无糖食品,在工业园区场景,工人男女比例等数据调整货盘结构。
提升数字运营系统能力
物业在前端可以收银系统与物业APP打通,实现缴费积分兑换购物券等功能,积极融合线上线下进销存系统能力,既满足小程序私域运营客户从店仓的即时配送需求,也能打通外部即时零售平台的闪送服务,在后端智能方面,提升AI智能体的应用能力,可以通过销量预测驱动自动补货,压缩库存周转天数。最近优衣库通过一套深入骨髓的AI运营系统让其库存准确率飙升到97%在零售行业当作知名案例被一众同行拆解。
辐射范围破圈化
物业社区门店可以向周边的住宅、写字楼、学校、医院延申服务,如碧桂园服务武汉区域的楼下心选业务向小区外开放洗衣业务,荣万家等企业积极打通即时零售如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合作,积极布局闪电仓、前置仓业务。物企应该积极承接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的政策红利。
结语:物企通过便利店抢占社区生态位的战略窗口期?
外卖大战不只是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更是即时零售对传统电商和线下商业、供应链以及快递物流格局的重塑,物业的便利店生意有望成为物业转型社区生活平台的社区生态基础设施,物企当下社区增值业务经营处境相比于传统社区百货公司、超市、便利店乃至大型商业地产公司更有轻装上阵的优势,线下实体商业都没有取得明显的先发的身位优势。
某种程度而言,物企有重构社区商业格局的机会,在一些封闭场景如医院、产业园区等以及高密度社区,物业公司在完成前文讲到能力积累后可以果断布局实体便利店与线上闪电仓双业态,构建兼具即时零售与服务聚合的微型生态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