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壳开发豪宅,引入国内高端物业服务体系
近日,贝好家首个承载贝壳C2M能力的地产新物种开始冻资排号,案名贝宸S1如新能源汽车品牌,其对外宣传片提出生态、智能、美学的可持续的生活系统,引发地产行业高度关注。

67家上市物企总市值2598亿,“拓优驱劣”能否破估值困局
中指研究院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6月24日收盘,67家物业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2598.21亿元,PE(市盈率)均值为21.18倍,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回暖。在市场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底,全国物业行业总管理面积为314.14亿平方米,预计到2029年将增长至375.37亿平方米。

物业“主动退出”加剧,物企与业主都想“炒”对方
越来越多的物业公司“不干了”。

绿城物业深度服务体系VS万物云弹性定价
在中国物业管理行业从增量转向存量,明确产业道路的关键阶段,绿城服务的“深度服务体系”和万物云的“弹性定价”开源策略,宛如两条鲜明分叉的道路,折射出对行业本源这一核心命题的截然不同的哲学思辨与实践路径。

多位上市物企高管“临阵脱逃”
港交所新规的合规大幕拉开,物管企业高管变动潮背后,既有监管压力的仓促应对,也有企业战略重构的深谋远虑。

上海新政下的“物业+养老”突围,10年盈利困局能否告破?
自“物业+养老”模式在国家政策中首次提出已经过去12年。 历经多年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模式的发展正在走向个性化、专业化。

物业+养老,万亿风口下的社区养老新范式
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养老模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截至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预计突破3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20%,正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在这一背景下,“物业+养老”模式凭借其独特的社区嵌入优势,正成为解决养老难题的重要突破口。

物业+萌宠经济,千亿级社区服务新赛道
当我们在小区门口看到智能宠物消毒通道亮起柔和的蓝光,在单元楼下遇见配备宠物急救箱的便民服务站,在社区步道旁发现标注着“萌宠友好区”的精致围栏——这些细致入微的服务场景,正生动诠释着物业服务与宠物经济的深度融合。

AI重塑物业管理:下一轮行业洗牌将由数据能力决定?
据仲量联行最新报告,全球智慧物业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突破2800亿美元,其中AI技术应用贡献率超过40%,中国因政策推动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试验场。

绿城服务,继续犒赏高管
6月10日绿城服务发布新版股权激励方案,宣布向高管及核心员工授予1922.7万份购股权,行权价4.31港元,有效期长达10年。

【世经研究】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研究
2025年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呈现“精准资源配置、构建竞争壁垒、提升服务品质”的特征,通过明确核心战略定位,避免盲目多元化,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趋势选择战略方向,通过深耕本地市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口碑和品牌影响力,获取更多项目,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二八分化”持续!八成上市物企市值不足30亿
克而瑞物管发布的全国物业管理行业5月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5月31日,仅7家物企稳守百亿市值。

今年首个“千亿房企”诞生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整体延续止跌回稳态势

核心业务专业化与独立化发展,物企在这4方面进行转型布局!丨物业观察
在物业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且面临着成本攀升、市场增速放缓等诸多挑战的当下,多重因素推动物企破局探索。当前,物企主要在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中后台及非住公司类进行了专业化、公司化布局。其

1元买物业公司背后,收并购已进退两难
近期,物管行业“新手”东原仁知服务花1元购买物业公司20%股权一事,再次引发物业收并购话题热议。

紧急撤离!重庆央企物业突然终止服务,暴露三大行业问题!
物业管理光鲜外衣下的三大致命问题:“收不抵支,持续亏损,并且亏损开始扩大”!

绿城服务等头部物企抢滩“碰一下”
建立丰富多元服务场景,解决服务痛点,提升服务力和满意度,是众多物企业绩报中常提的“愿景”。 而这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

绿城服务与信达地产旗下物业公司与国贸物业达成战略合作
10月19日,信达地产信悦资管旗下浙江信诚智慧城市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与国贸物业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绿城服务联合西安轨道交投新设物业公司 前者持股51%
10月7日,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西安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新设西安轨交绿城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绿城服务:上半年收入增20%,物业行业正从不理性回归到理性
绿城服务董事会主席杨掌法表示,坚定看好物业行业。对于上半年的拓展工作,杨掌法称,上半年完成15亿元的营收是拓展工作的及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