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南京上市物企,为了复牌,搞大洗牌

物股通
2025-11-20 09:14

停牌14个月,退市倒计时不足4个月。2025年11月,瑞森生活服务(原银城物业)的资本市场动作密集落地。

停牌14个月,退市倒计时不足4个月。2025年11月,瑞森生活服务(原银城物业)的资本市场动作密集落地。

一边是董事会主席谢晨光、创始人黄清平相继退场,朱力领衔的"救火团队"全面接管;一边是财务数据重磅修正,2024年亏损较原预期大幅收窄超77%;更关键的是,公司定于11月21日审议2024年中期及全年业绩。

这场涵盖管理层、财务数据、治理结构的全面洗牌,本质是这家停牌14个月的物企向港交所复牌目标发起最后冲刺。

创始人退场,派系平衡

11月3日,瑞森生活服务(前身为银城生活服务)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创始人黄清平辞任非执行董事,与他搭档27年的“黄金搭档”谢晨光也同时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职务。

官方理由是他们要“专注于个人事务”,但市场各方对这套说辞并不买账。

在瑞森生活服务停牌已超过14个月、距离港交所规定的18个月退市大限只剩不到4个月的关键时刻,这场高层大换血被视为公司为求复牌使出的“杀手锏”,也是银城系与瑞华投资系两大股东长期权力博弈的阶段性结局。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平稳过渡。银城系老将朱力被火线提拔,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并接掌董事会主席要职。同时,两位来自银城地产体系的“援军”——34岁的营运干将温浩与54岁的财务老兵马文红——获任非执行董事。

这一进一出之间,瑞森生活服务内部的权力派系依然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内斗不止,高层动荡

其实,这场权力更迭的伏笔,早在三年多前就已埋下。

2022年端午节前夕,谢晨光、马保华、戴成书、朱力四人向瑞华投资转让了5343万股。瑞华投资一跃成为瑞森生活服务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20%。

一年后,瑞华投资进一步增持,从黄清平、谢晨光等股东手上再次收购了2131.87万股,持股比例增至27.98%。

此时,黄清平虽然仍为瑞森生活服务大股东,但持股比例已降至31.29%,与二股东瑞华投资之间相差不到5个百分点。

随着股权增加,瑞华投资毫不意外地开始往瑞森生活服务内部安插人手。如今的执行董事潘晓虎及非执行董事姚宁便是第一批。

去年6月,瑞森生活服务经历了一场“内斗”,瑞华投资趁机再次为自己争取权利。12月24日,张明明出任非执行董事、姜长春接任首席财务官,两人均是瑞华系成员。

瑞森生活服务的内部矛盾远不止于股东之间的权力争夺。

今年9月,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兆恒因不满被无故解除审核委员会职务而愤然辞职,公开指出董事会“缺乏合理依据”。

这一事件揭示了在派系平衡表象下,董事会内部互信已然崩塌。

更令人担忧的是,现任总裁刘勇罡的聘用合同初始期限仅为一年,将于2026年2月到期,这为公司的管理稳定性又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

复牌困境,时间紧迫障碍重重

如果说权力斗争是瑞森生活服务的“内忧”,那么长期停牌及面临的退市风险则是其迫在眉睫的“外患”。

自2024年8月28日停牌以来,至今已有14个月时间。根据港交所规则,若连续停牌18个月仍未复牌,公司将面临被摘牌的命运。如今,倒计时只剩下不到4个月。

在接获的七条复牌指引中,“对指控进行适当的独立法证调查,公布调查结果,评估对公司业务营运及财务状况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条。

对此,瑞森生活服务已分别于2024年11月和2025年8月公布了两阶段独立法证调查结果,实锤了前总裁李春玲收取额外薪酬、成立持股平台与集团进行交易以及1.2亿上市款被关联方挪用等问题。

真正的“难处”是财务业绩。瑞森生活服务迟迟无法披露的2024年中期、全年及2025年中期业绩,不仅违反了上市规则,更让投资者无法判断该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去年11月的盈警公告已预示了情况不妙——2024年上半年预计录得未经审核亏损不少于9000万元,而2023年同期则录得溢利约638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复牌前景,微弱希望与严峻挑战并存

在此危急存亡之秋,一线微光终于出现。

11月4日晚间,瑞森生活服务发布公告称,将于11月17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议批准2024年中期及全年业绩,11月17日,公司又发布公告宣布延期至11月21日。这无疑为复牌冲刺蒙上了阴影。

然而,即使公司成功复牌,其业务前景仍不容乐观。在内部管理动荡之时,公司业绩也不可避免出现了滑坡。

而且,银城物业在江苏的多个项目都面临问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月,银城物业向南京恒丰世家业委会提出退场申请。今年3月,银城物业向常熟林溪源筑小区发布了退场函。今年1月,银城物业停止对徐州久隆凤凰城洋房的物业服务。

结 语

瑞森生活服务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公司治理失败案例。

朱力领导的新董事会能否在不足4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几乎不可能的任务,不仅关系到公司上市地位的存亡,更决定着这家曾经知名的南京本土物企能否在危机中寻得一线生机。

所有目光都聚焦在11月21日的董事会会议上,这场会议将决定瑞森生活服务是迎来重生曙光,还是步银城国际后尘,成为黄清平银城系中又一个倒下的资本棋子。

注:本文来源于物股通公众号。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日新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如文章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敬请联系本站(微信:rixins888)进行删除。
物股通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