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和泓服务,危险的试探

物股通
2025-07-23 09:56

2025年7月21日,和泓服务(06093.HK)收盘价1.16港元,较2021年近4.6港元的高点缩水超74%。

2025年7月21日,和泓服务(06093.HK)收盘价1.16港元,较2021年近4.6港元的高点缩水超74%。

从日K线图可见,其股价在近期出现断崖式下跌,最低探至0.14港元,市值最低仅有7840万港元。

这家曾以“港股增速前三”著称的上市物企,正陷入一场由收并购引发的战略迷局,在“退货”与“收购”的反复试探中,暴露了激进扩张留下的重重隐患。

收并购的激进往事:规模竞赛下的狂飙突进

2021年,正值物管行业收并购热潮,和泓服务抓住时机,斥资近3亿元收购7家物管公司股权,包括江苏深华时代物业51%的股权。

这场“买买买”的扩张运动,让和泓服务在短短五年内通过16起收并购实现规模三级跳,在管面积突破6200万平方米,从一家微小型物企迅速跻身行业前列。

然而,规模的快速膨胀并未带来预期的效益。据财报显示,2024年和泓服务计提信用减值拨备1.11亿元,超过净利润的28%;应收账款规模达5.64亿元,占营收的33.16%,五年间复合增速高达73.3%,远超40.6%的营收增速。

这意味着,和泓服务每收3元钱就有1元是“纸上富贵”,规模扩张的质量隐患逐渐显现。

“退货”戏码的无奈:割肉止损背后的资产质量危机

2023年底,和泓服务以2550万元将贵州星际物业51%股权原价退回给原股东;2025年5月,又宣布以3050万元亏本1370万元出售江苏深华时代物业51%股权。

四年前以4080万元高价收购的标的,如今以“骨折价”出手,折射出激进扩张策略的副作用正在集中爆发。

江苏深华时代物业的情况尤为典型。该公司2024年税前利润同比骤降40.2%,2025年一季度更录得132.6万元亏损,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达187天,远超行业120天的警戒线。

和泓服务坦言,出售目标公司是为了“精简业务重点、减低与较弱资产相关的风险”。

然而,这一“退货”行为直接导致其华东区域在管面积从1553万平方米缩水至773万平方米,区域战略地位从第二大业务支柱滑落至第四。

新收购的试探:在存量市场中寻找新支点

在“退货”的同时,和泓服务并未完全停止收并购的步伐。2025年6月,公司宣布以6018.97万元收购贵阳兴隆物业剩余30%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

相较于2021年以1.568亿元收购70%股权的价格,此次收购价格便宜了10.43%。

贵阳兴隆物业2024年录得除税后净利润2303.9万元,同比增长32.16%,显示出一定的盈利能力。

然而,这种“分类清算”式的收并购策略仍存在风险。

一方面,贵阳兴隆物业在管面积815万平方米,仅占和泓服务总在管面积的13.1%,对整体规模的提升作用有限;

另一方面,物管行业收并购PE中位数已从2021年的13.2倍降至2024年的6.8倍,市场估值回归理性,高溢价收购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财务风险的暗流:商誉与应收账款的双重压力

截至2024年末,和泓服务商誉规模达4.61亿元,占总资产的26.7%。尽管当年仅计提800万元减值,但潜在风险高悬。

2024年北京和众物业已出现商誉减值,成为预警信号。若后续整合失利,商誉减值可能引发业绩雪崩。

应收账款问题同样严峻。2024年和泓服务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首现-1072.8万元,与三年前1.2亿元净流入形成鲜明对比。

当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质量竞争,过度依赖收并购的企业正面临战略调整阵痛。

行业转型的阵痛:从外延扩张到内生增长的艰难转身

在房地产下行周期与资本市场估值重构的双重压力下,物管行业正经历从外延式扩张向内生式增长的范式转换。

然而,和泓服务68.29%的毛利仍来自基础物业服务,增值服务占比持续萎缩,单纯依赖管理面积扩张的商业模式已触及天花板。

和泓服务的困境颇具行业代表性。当收并购的“双刃剑”从扩张利器变为风险源头,如何将“退货”阵痛转化为服务力重塑的契机,成为摆在管理层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整个物管行业,也正在这场规模与质量的博弈中,寻找新的价值坐标。

结 语

和泓服务的“又退又收”,本质上是对过往激进扩张策略的修正,也是在行业转型期的一场危险试探。

出售不良资产是必要的止损,但能否通过新的收购实现战略聚焦,尚需时间检验。

在物业管理行业从“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作”的新时代,和泓服务需要的不仅是规模的优化,更是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否则,这场试探可能只是从一个困境走向另一个困境,在资本市场的寒冬中继续迷失方向。

注:本文来源于物股通公众号。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日新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如文章内容或图片涉及版权,敬请联系本站(微信:rixins888)进行删除。
物股通
0
0
0
参与评论
0/1000
评论区
目前还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