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服务,股价又崩了
8月22日,尽管越秀服务(06626.HK)前一日交出了一份表面“稳健”的2025年中期成绩单,并宣布了50%派息率的中期股息(每股0.088港元)。
8月22日,尽管越秀服务(06626.HK)前一日交出了一份表面“稳健”的2025年中期成绩单,并宣布了50%派息率的中期股息(每股0.088港元)。
但资本市场却用脚投票,股价自开盘后应声重挫,截至收盘,报2.81港元/股,下跌7.57%。
这已是越秀服务连续第二年中期业绩发布后遭遇“见光死”。
这份看似平淡的财报,实则暗藏隐忧,叠加“港股通”预期落空的重压,投资者的失望情绪集中爆发。
业绩平淡下的深层隐忧:增收不增利,核心业务承压
营收停滞,毛利率大幅滑坡。上半年总收入人民币19.62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9.60亿元几乎持平。在合约面积增长4.2%(达9250万平方米)、在管面积增长4.3%(达7230万平方米)的背景下,营收未能实现同步增长,显示单产效率面临挑战。
最刺眼的数据是毛利率暴跌。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5.9%骤降至21.3%,下降4.6个百分点。毛利额更是从5.07亿元缩水至4.18亿元,降幅近18%。这是市场最无法接受的硬伤。
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全面下滑。
非商业板块(占比81.1%):
毛利率从24.4%降至19.9%。其中,“非业主增值服务”(如车位销售协助)受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拖累,毛利率剧降11.3个百分点至17.4%;
“社区增值服务”(如美居、生活服务)毛利率也下降2.8个百分点至27.7%;
唯一亮点“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增长19.2%,但毛利率微降0.5个百分点,增收不增利特征明显。
商业板块(占比18.9%):收入微增3.1%,但毛利率从32.4%下滑至27.5%。平均物管费下降以及为提升出租率增加的成本投入(推广营销)是主因。商业运营作为重要利润引擎,盈利能力减弱打击信心。
净利润显著下滑,派息吸引力打折。期内盈利同比下降15.6%至2.43亿元,股东应占盈利降13.7%至2.40亿元。每股基本盈利0.16元人民币,低于去年同期的0.18元。
虽然维持50%派息率,但每股中期股息0.088港元,低于去年同期的0.100港元。对于看重股息回报的港股投资者而言,绝对金额的减少削弱了吸引力,尤其在股价下跌时股息率补偿不足。
港股通“梦碎”的致命一击:流动性折价加剧
如果说业绩疲软是内因,那么被排除在港股通之外则是压垮股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进入港股通意味着获得庞大的内地资金流入,是港股中小型公司提升流动性、估值修复的重要途径。市场对越秀服务“染蓝”一直抱有期待。
据LiveReport大数据测算,对于2025年9月份的调整(数据检讨期为:2024/7/1-2025/6/30),新纳入港股通的市值门槛约为73.13亿港元,剔除港股通的市值警戒线约为46.36亿港元。
此次业绩期前后“港股通无望”的消息或预期,被市场视为明确信号。由于市值过低,未能入围最新名单(或预期未来短期难入),彻底浇灭了部分投资者,尤其是期待流动性改善的内地资金的希望。
失去这一重要催化剂,叠加基本面增长乏力,公司股票在缺乏足够流动性的港股市场更容易被抛售,流动性折价进一步放大。
市场用脚投票:信心缺失与预期下调
“又崩了”的股价表现,是投资者对这份中报的失望投票。市场看重的不仅是当前的利润和股息,更是未来的增长潜力和确定性。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公司高度关联的非业主增值服务持续承压,社区增值服务转型效果尚未充分显现,商业板块增长缓慢且毛利受压。战略上聚焦“精益服务”和“优质客户”固然稳健,但缺乏突破性的增长故事。
全球发售募集资金(约16亿人民币)使用进度慢(仅使用了约20%),且多用于内部优化(IT、ESG、增值服务开发等),缺乏能快速提振业绩的大型收并购,也让期待外延扩张的投资者感到耐心消耗。
结 语
越秀服务此次股价“又崩了”,是基本面增长动能不足、盈利能力显著下滑、叠加港股通预期落空后流动性担忧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
50%的派息率和高股息率在增长焦虑面前显得杯水车薪。
对于管理层而言,当务之急是向市场证明:
盈利能力修复能力:如何有效控制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扭转毛利率下滑趋势?
新增长点兑现能力:社区增值服务(生活服务、资产服务、配套商业)能否成功转型并放量?商业板块的出租率和议价能力能否提升?
资金运用效率:账上充足的现金(47.9亿)能否通过有效的收并购或创新业务投入,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在交出更具说服力的增长答卷,或成功叩开港股通大门之前,股价可能持续面临压力。投资者需要看到比“稳健”和“派息”更有力的价值支撑点。